文/恰恰天藍
印染產業是紡織產業鏈中提高產品附加值的關鍵行業,也是能耗、水耗、廢水排放量較大的行業,作為紡織業的重要環節,印染產業對縣域經濟發展帶來巨大貢獻的同時,也帶來巨大的環境壓力。為謀求印染產業漂亮嬗變,縣經濟技術開發區管理會主動引導,公司自愿實施印染產業轉型升級工程,已經引起縣委、縣政府的重視和關注,此舉將有力地推進了我縣構建更具市場競爭力的現代產業集群,并對縣城乃至全省印染產業及其它產業探索轉型升級新路子具有積極的示范作用。
公司既是某縣縣域經濟的重要支撐部分,也是解決就業、改善民生的重要渠道。作為一個投資額巨大、固定資產搬遷不易、公司致力于印染專業的產業基地50年,不到迫不得已是不會有另作他業的打算的,印染作為傳統產業,并非夕陽產業,但隨著某城市化推進增速,以及資源、環境等剛性約束的日益增強,公司同樣存在自主創新能力薄弱、布局不合理、占地多、能耗大、污染重、效益低的問題,當前宏觀經濟形勢下公司面臨的困境,主要有原材料和勞動力成本高、資金緊缺、出口風險大和環保壓力等。公司轉型升級已經迫在眉睫。這種必要性體現在:
(一)縣域經濟發展的需要??
一是城市化加速的擠壓。公司當初是通過實地調查,反復的科學論證,綜合考慮產業特點、區域布局和供水、供電、排污等條件,決定在時稱某開發區工業小區原廢棄的石膏廠上建設本項目的。創辦初期公司周圍基本上為“荒山野嶺”,為城市的邊緣之外的“鄉下”,近幾年某城鎮化拓展提速,公司對面建設并逐步擴大建設某沉陷棚戶區改造等轉遷類型的安居工程“安康小區”(據說將入住2萬人以上)項目,國道城區街道化馬不停蹄,公交、路燈、綠化、環衛、臨街立面工程等方面的變化,已使公司所在區域與中心城區連成一體,并已隸屬某社區管轄范圍。在公司和員工享受城市化便利的同時,城市化的加速推行的結果使城區內再現高聳的煙囪已成為可目視的障礙。
二是城區規劃的昭示。根據某縣2010年編制的《某縣2010-2015年發展規劃》,本公司所處地域已不再是昔日的“某開區工業小區”或現稱的“長坪工業小區”,已經改變為以商住為主的城市化小區,縣委、縣政府引導布局意識明顯。
三是開發區產業的引導。某經濟技術開發區,鼓勵企業淘汰落后產能,轉向綠色GDP方向發展,將采取“一事一議”政策,幫助企業轉型升級,力爭對企業在土地變更、廠房和設備拆補、排污指標調減補償等方面給予政策優惠,政策引導作用將是企業能愿動力大小的決定性關鍵。
四是政府牽頭的保障。開發區承諾將派專人負責公司項目的轉型升級,確保舊企業圓滿謝幕及新上項目簽約落戶,并幫助土地調規、稅費減免等手續辦理,及時研究解決推進過程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
(二)準入條件的限制
“創新”是傳統產業轉型升級根本,雖然公司在工藝技術、組織結構、管理模式等方面推進公司全方位創新,并多次邀請中國印染協會有關專家來公司進行專門指導,近年來公司的要素優化、技術水平、管理水平、產品質量都得到有效提升,但是,某經濟開發區所轄園區已定位機械制造、生物醫藥及電子信息方向,能與公司靠的上邊的某工業園為某化工的專屬經濟區,公司在某范圍內擴大或搬遷幾近不可能。
(三)節能減排的需要。
根據國家有關規定,凡是本地區新上項目需核算排污量,凡排污量接近限值的均不得新上項目的硬性指標,制約著縣域經濟的發展。公司為有正規的環評手續和市環保驗收企業,年排污權值COD32噸/年、氨氮4.8噸/年,根據2013年《印染》(№1)第59頁報道,2012年12月18日諸暨市長江染整有限公司以標的近5倍的價格678萬元拍得了化學需氧量14.4噸/年、氨氮2.159噸/年的排污權。因此,參照可得公司排污權這一項價值就在1000萬元以上。節能減排、循環經濟、綠色GDP將是今后趨勢,某排污空間有限,要上新項目需騰籠換鳥。
(四)企業自身發展的需要
根據江浙一帶印染行業轉型升級經驗,產業升級必須走集群化道路,政府要規劃建設配套設施。規劃建設產業集聚基地,推進產業聚集,拉長產業鏈是傳統產業升級重要途徑。公司深居內陸,單打獨斗,缺乏產業集聚功能,科學規劃產業布局的“航母效應”,企業工藝裝備、產品、管理、價值鏈無法得到及時有效升級;所需的水、電、路、汽、氣、通信等設施,以及職工公寓、商貿服務等公共服務平臺無法更進一步改善;企業技術中心、產學研合作,印染產業區域創新體系無法建立等等將使企業逐步失去核心競爭力,只能游走于產業的邊緣,將靠殘羹冷炙度日,必不是企業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