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021-張娜
書名《繪本之力》
作者: 河合隼雄 松居直 柳田邦男
閱讀:前言部分+《神奇的繪本》
被《繪本之力》封面的綠色所吸引,一對父子坐在大自然的綠中,孩子的手里拿著一本繪本,他們似乎在讀大自然這一本天然的繪本,也似乎在聆聽和感受。
作者河和隼雄說“在二十一世紀,繪本將會越來越重要。不僅大人小孩可以同樂,而且人們從中獲得的東西難以數計。”其實,我不曾去思考過這些深刻的話題,但是這兩年來,卻是感受到親子閱讀的推廣熱潮,親子閱讀推廣人,故事媽媽,故事爸爸,越來越多的親子平臺拔地而起。
在2015年9月,孩子三個月的時候,我開始關注繪本了,一開始是卡片式的,認知類的,或者簡單的畫冊。對于繪本的概念了解并不多。之后隨著孩子的成長,我開始關注各種繪本推薦的公眾號和文章,比如小小蘇,常青藤爸爸等,是他們給予我最早的一批繪本的概念,而且女兒的第一批繪本其實都是英文原著。一歲之后開始添加豐富的中文繪本,然后便一發不可收拾,包括學習如何給孩子講繪本的課程學習,而短短兩年,家里也增加了四百多冊,最大的收獲便是我們擁有了溫暖的親子閱讀時光。
今天,當我翻開《繪本之力》,讀完前言部分,獲得了新的角度,看到了繪本的神奇所在,學習了繪本的覺醒過程,更是對繪本有了無比敬畏之心。
1.神奇的繪本
如作者河合隼雄所述“繪本實在是神奇的東西。從零歲到一百歲的人都能從中獲得樂趣。即使是小小的,或薄薄一本書,里面所包含的內容都極為深廣。只要看過一次,它就會一直留在記憶中,如果被偶然的想起,就會使人心神搖蕩。”其實很多時候,從繪本中,我們領會到遠不止故事,孩子如此,大人也如此。
2. 感受繪本中更多的美
作者繪本存在著豐富的可能性,因為繪本里除了有故事,還有聲音,和歌聲。這些其實是容易被我們忽略的美。認真讀了他的演講文《非洲的聲音》《亂寫亂畫的笛子》《小提琴》,深深的感觸著,有些繪本的聲音不僅是聲音,他們還是音樂和歌聲,甚至是我們的靈魂。
3 .對繪本的敬畏之心
作者柳田邦男提及在他57歲的時候,25歲的兒子突然結束了自己的生命,三個月之后,是因為他那令他懷念的宮澤賢治《風又三郎》,讓他重新撿起了繪本,帶他走出了那最困頓的時候。我感受到繪本的強大的力量所在,油然升起了一種敬畏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