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我這個年齡,周圍的朋友都有了孩子。問及生下孩子的原因時,所有人的回答都是“順其自然”之類。
但我更想知道的,是他們能否在孩子面前自信地問:“作為我們的孩子,你覺得高興嗎?”孩子是否會回以“我非常慶幸有你們這樣的父母”,其實是永遠的迷。
? ? ? ? ? ? ? ? ? ? ? ? ? ? ? ? ? ? ? ——東野圭吾
將作者寫書的緣由作為開頭,是因為這段話是勾起我看這本書的理由之一。
作者的這個問題出現在眼前時,我并非羨慕已經結婚生子的朋友、同事和同學,才想讀它。
讀這本書原因有三:時逢好友傾訴,其中有作為子女和父母的相處方式不算愉快的經歷;再就是自己似乎也沒有想過這個問題,而這個問題應當被大家所思考;還有一點就是,我相信作者寫的書的品質,這個相當重要。
這個問題,在子女長大之后(至少是大學之后),當問問子女。而作為子女,看到這本書,也應該問問自己。
新書買回來之前,我在朋友圈就對這個問題做了肯定回答,且毫不猶豫。
當然,并不是所有人都會這么回復。每個家庭情況不同,總有一部分家庭,父母不關心子女或者說不知道怎么關心子女,又或者用讓子女記恨的方式加以“關心”。而也有一部分子女,不關愛自己的父母,或者說假裝自己很孝順。我的觀點是,這樣的家庭,父母的責任最大。都說愛是相互的,陪伴孩子出生長大的大人們,你們沒有給孩子呈現出好的東西,給的愛是不正確的,那么你又怎么能期待更多的、好的東西呢?
父母呈現在孩子眼前的是斤斤計較、是漠不關心、是自私冷酷、是利益至上,等孩子長大后,卻以父母的身份和“百善孝為先”這句“名言”來要求他(她)們要聽你們、為你們著想,我想,即使是“愚孝”之人也未必做得到。
如果父母子女間的關心,需要用刻板的古訓和世俗的眼光來壓迫才能得以存活,這,不是真正的關愛,更不是孝。
啰嗦了一堆,說說這本書的內容。
一個時空穿梭的故事:兒子偶然回到父親23歲年紀的時候,和父親一起尋找解救父親的前女友。一路上的際遇、兩個月的相處,讓父親成長為一個正經人。
大部分內容幾乎都是人物之間平實普通的對話,看起來簡簡單單的故事,卻讀到了內心深處。仿佛一個無計劃出行的冒險者,從干涸的沙灘初到海邊,一腳踩進水中慢慢前行感受大概的魅力,最后卻不知不覺潛入了海底。
書中呈現的世界,在每個人的腦海中都是不一樣的。但總是有很多話語,一瞬間就觸動了心中的某根弦。
想想上學時候的夢想,再想想剛入職場時的夢想,有多少還是重疊的呢?
故事里面的父親,在沒有遇到穿越而來的兒子之前,他的夢想看上去通過踏實工作是可以一步一步完成的。然而,那樣的他,永遠都實現不了這樣看似平凡的夢想。
于我們每個人,也是一樣。眼望著天,腳踩著云,就想取到真經,那不是神話,是空話和笑話。
美夢醒來,會有不舍。噩夢醒來,反而清醒。所以不要害怕噩夢,只要你醒來了,什么妖魔鬼怪,都跑了。只有你清醒了,你才會更清楚自己應該做的和能夠承受的,一點都不可怕。可怕的是,你一直掙扎在夢里醒不來。
如果你認為你的父母很棒,即使他們有諸多缺點。如果你為你的子女的為人而自豪,即使他們的關心并不是時時都在。那么我為你的幸福而祝福。
如果你認為你的父母很糟糕,即使他們以讓你難過的方式關心著你。也許你可以在力所能及之中,讓他們逐漸轉變的不那么糟糕。如果力所不及,請更加珍惜自己,讓自己朝著夢想的彼岸航行,無論多么艱難。我為你前行的每一步祈禱。
如果你認為你的子女很糟糕,那么請反問自己,你們給他(她)呈現的家庭和期望他(她)長成的樣子,是屬于一個世界的嗎?要么給他(她)一個永遠的溫室,要么給他(她)一對翅膀。
人生不只有風風雨雨,還有很多始料未及的歷程。是彩虹是繁星,就盡情享受。是暴雨是狂風,不必逞能,看裝備而行。
時光,不會給你改變過去的機會。但我愿意相信,它可以是溫暖的。比如現在,比如此時此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