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看完一期奇葩說,辯題是“要不要感激生活的暴擊”。
奇葩說就是這么厲害,你幾乎會覺得每一個人都說得很有道理,在雙方的拉鋸戰中左右搖擺,從一個邏輯陷阱跳到下一個催淚點。我不想挑戰自我再去糾結這個辯題,只是馬東關于“心理后果”的點讓我想起了一些故事。
1
我有一個同事,真真兒的一個富二代,爸爸是企業老板,從高中她就出國讀書,化妝品多到連包裝紙都來不及拆,一高興奢侈品牌下的彩妝全部色號全收。
最近她很愁,因為爸爸公司經營出現問題,連續幾年無法盈利,導致她現在沒有辦法現金全款在上海買下她看中的房子——黃浦濱江、近兩百平、一千多萬軟妹幣。她幽幽地說:“你看,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問題?!睊暝谏娴拙€的我,靜靜地沒法說話。
我當然不會說,這有關暴擊后產生的心里后果,但每個人對挫折或者暴擊的定義不同、程度衡量不等,一個人對問題嚴重程度的衡量和面對問題的心理承受能力總是受到他所處環境的制約和影響。
2
我們總是在生活中越來越堅強。蹣跚學步的時候,一次摔倒就能讓我們哇哇大哭,長大了,出車禍崩了滿臉血也要忍住、鎮定、第一時間先進行自救。是一次次的挫折讓我們的心變得越來越大,讓我們的心理承受能力變得越來越強大。
那年在國外,因為應聘公司的內部調整問題,我一瞬間失去了工作、簽證和住房,所有的問題一次性爆發待解決。當喪到爆的我躲進精舍尋求心理安慰的時候,一個師兄淡淡地看了我一眼說:
“有什么大事呢?人生不就是這樣子的嗎?你以為沒有挫折就是幸福嗎?我一個朋友人生順遂到沒有一點經歷,單純得像白紙一樣,完全體會不到我們的煩惱憂愁,你以為這是好事情嗎?”
挫折和苦難總是不受人期待或者讓人歡喜的,但它們一定是人生中無法避免的。為了成為生活的強者,我們必須要解決和克服一次次的困難,從中吸取教訓獲得經驗,強大內心磨煉意志,升級自己的裝備,為前方可能的大怪做好準備。
3
最近遇到一個在大北京跟著小團隊做視頻的姑娘,為要不要接去央視制作團隊的offer糾結得要命。她說,“我想要在工作能力上變得很厲害,可是我真的特別舍不得現在團隊里的小伙伴。”
進入那個大團隊就好像半只腳跨進了娛樂圈,我們老百姓調侃起來總會說娛樂圈是個大染缸,一面羨慕我們看得見的金光閃閃的光鮮生活,一面吃不到葡萄就說葡萄酸地敬而遠之。這個姑娘和她的小伙伴之前也多多少少接觸過一些,有成長有飛躍,有錢賺有挑戰,但是有痛有憋屈,有勾心斗角有焦頭爛額,這大概也是她猶豫的原因之一。
她說:
“我現在最大的困惑就是如何做到工作能力很強大但是能繼續當白癡?!?/p>
沒有誰愿意離開單純的象牙塔,沒有誰喜歡找虐面對赤裸裸的殘忍現實。你看,她受到了一些生活的暴擊,甚至在這樣的暴擊中有所成長,但她依舊不愿意變成一個她不想成為的復雜的人。
人生有很多無奈,我們要迎頭面對,有時也要被迫接受,但愿你能堅持保有內心的單純,但愿你還有一顆想要單純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