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貝子談戀愛那段時期,經常和我們傾訴,說他女朋友經常查崗,動不動開語音,開視頻,詢問在哪里在做什么,沒有一點點私人空間。我們告訴他這都是因為愛你,所以才會看你看的那么緊,她怕失去你。他感慨,說他想要自由,徹徹底底的自由。后來,他終于自由了,想做什么就做什么,再也沒有人看管。原因是他單身了。
貝子用女朋友換來自己的自由,代價太大。等到自由久了,他又非常懊悔,寧愿不要自由,也不想分手。可是后悔又有什么用,人都不在了。
自由是相對的自由,當絕對自由時,反而卻沒有那么自由了。到那時就會渴望回到從前,再過曾經的生活。
分手當初,貝子女朋友告訴過他,既然想要這份自由,那就給你,后悔的話千萬不要說出來,那是打自己臉。
我很贊同這句話,貝子為了追求自由,能把很久的愛情丟棄。等到自由丟棄掉他的時候,后悔莫及,又想去找到原先丟掉的東西,這完全就是自己打自己的臉,難堪。
很多人在戀愛的時候,都有過被對方控制。與其說控制,不如說占有。想讓你只成為他一個人的。這種占有確實不好,愛的太過用力。沒有了個人空間。導致非常渴望有自己的一點隱私和自由。然后不斷掙扎,雙方都不做退步。魚死網破,兩敗俱傷。
愛情中不要搞到那么僵硬,雙方諒解一下,多為彼此考慮。想占有,我就是你的,需要時我立馬出現;想自由,給你自由,不過你要把握好分寸,自由一點點就好,完全的自由等同于惹火上身。
自由不是個好東西,它會拿你自身最為寶貴的財產作為交換,讓你承受失去某些東西的痛苦。
可能剛開始自由的時候,感到神清氣爽,可時間一久,就會發覺身邊少了某些東西,自由也變得不再快樂。
如果想要自由,那么事先就要考慮好為之付出的代價,和未來會發生的結果。不要最后說一句,我后悔了,這會讓別人笑話的。
2
以前還在家中住的時候,父母能嘮叨一天。因為賴床,不疊被,東西亂放,玩手機,看電視不吃飯,打一天游戲,我沒有少被父母嫌棄,臭罵。
那時候我天天想什么時候能長大,什么時候能夠脫離他們,可以有自己真正的生活。伴隨著這種渴望一天天長大。
長大后,離開了家,離開了那座城市。從此一個人生活沒有人嘮叨,沒有人陪伴。寂寞油然而生,開始想念在家的日日夜夜。
從前迫不及待想有自由生活,后來因為自由而流淚。
在家中時沒有想過會有一天因為沒有父母的嘮叨,而感到傷心。甚至那時候會因為嘮叨,和父母扯嘴皮,生悶氣。
父母的每句嘮叨現在回想起都是對我的關心。當我追求自己想要的自由時候,這份關心就淡了許多,再去追逐時,早已沒有了蹤影。
其實自由也會帶來束縛。
它束縛了我們曾經拋棄的愛。
父母對我們的愛,雖然只會多不會少,但還是會有某些愛的方式消失。它們的消失都是被自由掠走。
小時候說自己想要自由,不想被約束,被控制,被別人管這管那。長大后才知道,所有的自由都需要代價來交換。
自由是自私的,它拿走的東西,絕不會歸還。
離家久了,思家的情緒越來越濃重。當我想用自由來換回那份愛,它拒絕了我。那些愛全部都在退逝,在時光里一點一滴的磨損,被自由吸收。
對父母和藹一些,當他們嘮叨的時候,我們耐心傾聽,用心記下,順從一下他們。父母沒有害我們的心,所有的嘮叨都是愛。他們想讓自己的兒女吃的好,穿的好,學到更多知識,做一個人上人。
你想要自由,但千萬不可以把父母的愛作為交換。即使自由怎樣誘惑你,你都要說出不。父母的愛是唯一的,只有他們會給你。
3
"到頭來你會發現,人之不自由,最大的掙不脫就是人與人,親情,友情,愛情——所有別人為你的付出。我們就是這樣緊緊地捆在一起,生于溫情,死于溫情。"
最喜歡的一句話,出自王朔寫的《和我們的女兒談話》。
他是說給女兒聽得,但是讓我受益匪淺。
自由無非是被友情,親情,愛情所綁架。沒有了這些,才會有真正的自由。
轉而言之,有了自由,你就沒有了朋友,沒有了親人,沒有了愛人。多么大的代價,人一生的全部。
你永遠逃脫不掉這些,你也永遠不想逃脫。他們帶給你的溫情,為你的付出,讓你感到異常溫暖。
但不是說我們沒有自由,我們一切自由,都是在友情親情愛情的臂膀下所進行的。
不超脫友情親情愛情的范圍,進行的自由才是這個世界真正該存在的自由。
自由存在我們的心中,心無雜念,接受所有發生的事實,順其自然,隨遇而安,這才是自由。
想逃脫束縛的自由,那是一種捆綁。為了這種自由,我們要付出代價,最后弄得自己頭破血流。
我們要一直和溫情纏綿一起。不要想著去自由,自由的背后,是巨大的黑洞,吸納一切美好的事物和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