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太古時代,由應龍和鯤鵬開啟。
九尾狐族的首領孤音,聽從天狐女嬌指令,不問外事,不出涂山。
這應龍為鱗門之首,承繼混沌元靈,亦承繼了混沌元神的貪心和狠厲。
鯤鵬為羽門之首,承繼鴻蒙元靈,亦承繼了鴻蒙元仙遨游于太虛的神力。
而當時的毛門首領為白澤,雖然承繼了混沌元神的神靈力,卻也承繼了混沌元神“愚鈍”的天性,試想當日混沌元神貪念鴻蒙元仙,若是沒有這股子執拗與癡傻,貪癡與愚鈍,何以會執念于將她留在中央天愚山上。
因著這股子癡傻,卻又不夠狠絕,毛門首領白澤雖有神靈力傳承,卻悟性不夠,經歷數以萬年的修煉,方能勉強相較于應龍和鯤鵬,卻也差之十萬八千里。
而毛門有那父的靈長類,性情頑劣,好喜山水,曾游玩于都廣之野,無意中遁入建木樹,發現了后來被稱為人界的新空間,這也是太初天地本一元,卻生出三界的根源。
原本神界一統,終日仙氣繚繞,大霧彌漫,大音稀稀,那父打開的這個新空間里,卻視線清晰,一面朝日,一面朝月,日月輪回,黑白交替,故而此界亦被稱為陽界。
建木樹打開后,天界出現扭曲,和陽界相對應的一界出現,若說天上一日,人間一年,此界便只有一刻鐘而已。
若說陽界是日月輪回,黑白交替,此界便也是如此,只是黑夜長于白晝,且剛好和陽界反著來,陽界為晝,此處為夜,是以,此界后被稱為陰間,或冥界。
由于冥界不斷吸食陽界的時間,是以,才不過短短數年之后,竟變成了天上一日,人間一年,冥界三年。
那父因為發現陽界,改變太初天地一統的局面,被當時的三位上神,應龍,鯤鵬,白澤,懲罰終身不得出陽界,流放至此處的那父一族,便漸漸失去神力,且受生老病死之痛,也就是后來的人綱一族。
因那父一族本就承繼鴻蒙元仙的神靈力,是以,人綱雖然承受生老病死之苦,若本來自帶慧根,潛心修行,則可旋照,避谷,靈寂,出竅,渡劫成為上仙,自由出入三界,若是自帶慧根,本又是生根,甚至可以歸于大乘,進入太虛之大焚天,以無相中人的身份遁入六界。
這也是身為人綱的最大好處了,畢竟神界諸多神力高強的上神,即便再怎么修煉,也斷然無法進入六界。
此后,三位上神聯手關閉建木樹,隱藏都廣之野,又在通往冥界的地方設置冥河,雖然無法徹底隔絕冥界不斷吸食陽界的時間,但吸食的速度變得非常緩慢,人界,神界,冥界,方得時間固定,空間安穩。
應龍,鯤鵬,白澤,劃界而分,各司其責,相安無事數百萬年。
鯤鵬所食者,九天清氣也,所游者,太虛之幻境。性喜自由,所以將管理羽門的事物,交給了經先母陵光教化的鳳凰離朱。
太古三萬年前,應龍娶鳳凰離朱,生長女孔雀,次子麒麟,實力漸長。
便聯合鱗門,毛門,部分羽門,誅殺鯤鵬于北冥。
鯤鵬將死之際,故友金翅大鵬鳥,從大梵天帶來太虛無根之水,飲用此水,自毀神根,仙根,靈根,剝去三界之靈,一切有為心法,成為無相者,無形無色無味,不死不滅不生,從此游弋于三界之外的第六界。
六界不問外界,外界亦不得入六界。
十方無量世界,所有空間,皆是次元。六界乃是萬千世界之外的第六空間。
但太初一統的天地里,究竟藏著多少空間,誰又能說的清呢?
而鯤鵬剝離的三界之靈,化為一男嬰,上不得六界,又不為三界所知,所容,游離于九華山,攜帶著鯤鵬最后的憤怒,吸收著人間的戾氣,漸生陰狠惡靈之兆。
地藏菩薩見他可憐,又恐惡靈引發三界之災,遂化名金喬覺者,撫養教化男嬰,又為男嬰取名九夜。
金鳥赦書鳴九夜,玉山壽酒舞千官。
惡靈九夜的故事,也是從那一天開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