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下這個題目,是想聊聊“好父母是怎樣煉成的”,想和各位談談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我是一名老師,也是一個家長。我經常與我的同事說,咱們每一個當老師的都是雙重身份,在學校是老師,但回到家你就是一個父親或者母親,一定要及時轉換角色,在家庭成員面前千萬不要再以老師自居。這樣才會與家庭成員之間建立和諧融洽的關系,才會與孩子平等相處,共同生活。
我也經常給老師們這樣說,無論學生考上清華北大,還是考上重點中學,從根本上講學生家長的功勞是第一位的,老師的作用是第二位的。我這么說絲毫沒有否定老師的教育,我要說的是家庭教育決定著學校教育的成敗。同樣,有的孩子之所以出現這樣或者那樣的問題,歸根結底也仍然是家庭教育的結果,即每一個問題孩子的背后一定有著一個問題家庭。
就我自己而言,1995年有幸成為父親。但其實并沒有做好成為一名父親的準備,即還不具備當父親的資格:沒有讀過一本家庭教育方面的書,也沒有向過來人學習請教的意識。加之自己還是一名年輕老師,還缺乏一定的教育素養。在這種情況下,在潛意識里,我和大多數家長一樣把女兒的教育希望寄托在學校老師的身上。我把女兒從鄉鎮學校轉到縣城學校,但是后來的事實告訴我,問題的關鍵不在學校而在于家長自己。直到有一天,我讀了李鎮西老師的《做最好的家長》之后,我才從中受到啟發,決定努力做一個最好的家長。后來我又遇見了孫云曉老師的《好父母,好方法》和《好習慣,好孩子》這兩本書,孫云曉老師在書中第一次提出當父母要有“上崗資格證”,提出一套系統的“五元家教法”。再后來王金戰老師的《中國英才家庭造》,更是讓我堅定了信念,努力提高自己的綜合素養。這幾本書讓我樹立了學習意識,要成為最好的家長必須虛心學習,堅持學習。當然,學習是為了運用,我曾通過各種途徑努力增強女兒的自信力,讓女兒確立“努力就有收獲,進步就是成功”的座右銘,并以堅韌不拔自強不息的精神不斷超越自己,最終順利考進康杰中學重點班。
孩子成長的每一個階段都需要父母的密切關注與正確引領,這就要求父母要走在孩子的前面,提前向過來人咨詢,經常與老師溝通,及時給孩子提供幫助,觀察發現孩子的獨特之處,特別是發現孩子的亮點和長處,努力成為孩子成長的堅強后盾。同時,父母還要在第一時間把握教育最新資訊和教育政策,敏感地捕捉教育信息和教育動態,為孩子提供可選擇的機會和可能性。每一個孩子都有無限的可能性,因此,父母要無限相信孩子的潛能,要持續地激勵孩子勇往直前,努力做一個更好的自己!
超越我的淺陋經歷,在近幾年的教育實踐中,我越來越深切地感覺到:只有父母好好學習,孩子才會天天向上。作為一位現代父母,一定要牢固樹立學習意識,在不斷地讀書學習實踐中提升自己,使自己具有高度的教育素養。很多優秀父母都是在用自己的高雅言行給孩子做好榜樣,用自己的高尚人格默默影響孩子,用自己的高貴靈魂引領孩子。
細想一下,父母的年齡其實是和孩子的年齡一樣的。沒有人天生就會做父母,做父母是一門學問,好父母是學出來的,好父母也是讀出來的。好在新教育新閱讀研究所最近研制了一份父母書單:《中國父母基礎閱讀書目》(共100本),給廣大父母提供了一份科學、系統的權威書單。在全民閱讀時代即將來臨之際,廣大父母只有身體力行給孩子做好閱讀榜樣,才能與孩子一起學習成長,才能成長為真正的好父母!
改變,從閱讀開始!
父母改變,孩子才會改變!
父母改變1%,孩子可以改變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