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此刻,我關了燈,只有手機屏幕開啟的亮光,不足以照亮十幾平米的漆黑。孩子睡了。我得以延續我腦海里的字。
我想說的話太多了,一時竟語塞。不知從何而起。那就耳里的這個單曲吧,《dream it possible》,看這個視頻短片時,我淚奔了,為愛,也為一個人選擇堅持的艱辛。
前兩天還接到姐姐的電話,說她建議我去上班,把孩子交給我媽帶。當時我只是在心里表示強烈抵制這種不只一次的意見或者建議。雖然我也會有被動搖的時刻,是不是我該聽聽她們的,去過另一種生活。
我現在的生活基本圍繞著孩子,家務,和腦袋里裝著的夢。說夢還真的是夢,因為太遙遠了。
那就先說孩子吧。這個小人,才一歲不到四個月,依然很依戀母乳,我在他快要一歲的時候,決定將母乳喂養到一歲半至兩歲之間?,F下這個階段,母乳已不太豐沛,而夜間他至少也要吸三次,我無法有連續的睡眠,有時候沒有奶水吸的我真是難受,老公慫恿我斷奶。鑒于種種跡象,我已試圖讓他接受奶粉,一開始還好,一天可以喝兩次,每次60ml,不算多,但我欣喜他不是絕對排斥奶粉,抱有或許他慢慢就會習慣并上癮奶粉,戒母乳不就容易多了嗎的幻想。不懂得是我太操之過急還是把斷奶想得太簡單,奶粉這兩天又一點都不喝了,還是一如既往的依戀母乳,尤其睡覺前和睡醒后。
從他出生到半個月前,這近16個月以來,我們留在老家,所以都不完全是我一個人帶他,有我媽或者公公婆婆的幫忙,至少家務,做飯大多不由我承擔。我除了帶孩子尚還有多一些的個人時間可以看看書、寫寫字,做一些我覺得喜歡的事,比如跑步。自從我獨自扛起一人帶孩子的大旗后,我的個人時間就可以說完完全全淪陷了。
晚上把米放進電飯煲定時早上七點鐘好,早上大概七點鐘醒來幫寶寶穿衣,洗漱,喂早餐,再自己吃早飯,刷鍋,整理衛生,放下去米煮米飯,下樓陪玩;哄睡,炒菜做午飯,喂午飯,再自己吃,刷鍋,照看吃水果,下樓陪玩;哄睡,做晚飯,刷鍋,洗漱,陪玩,喂奶,等孩子睡著,看會手機基本都會睡著了。生活機械又無趣。
剛在廣州有一個自己的家,而這里的配套還很不方便,買菜、置物都要走好久。第一次出去買菜,沒經驗,以為不那么遠,抱著孩子一路走,走著他就睡著了,我就讓他舒服的睡,而我一會換左邊手一會換右邊手,一直抱著他,就這樣也買回了菜。新家置物也是我的所思所想,但只能見縫插針在網上看一看,所以購物的周期必然需些時日,屋子里里外外打理得有序且保證格調估摸也要費些周章。
老公基本出差在外。自我們戀愛、結婚、生子,大多都是兩地狀態,盡管我不喜歡,但一時無法改變只能學著努力適應,不知不覺也挺過了九個年頭?,F在,正常情況老公只能周末回家。
有時候,我會在孩子乖乖自己玩耍的時間,拈來kindle,欲多看幾頁,卻常常看不了幾個字;做飯做到一半,孩子醒了、哭了或來廚房非要媽媽抱抱;飯還沒吃完就遇上他拉臭,放下筷子作一番清理等再吃上菜已經涼了;更別提孩子在家里“大鬧天宮”跟著屁股收拾殘局,頻次和工作量實在愛他親媽。有時候,實在煩躁,沒忍住脾氣兇孩子,懊悔自責比做家務更累。
好了,說一千道一萬,總結一句話:獨自帶孩子的路充滿艱辛,艱辛!
我想起十月懷胎一個人在老家養胎那段歲月和一朝分娩時的艱辛,養孩子這條革命的道路我已經走完一年半,現在唯有堅持,堅持。
因為是我自己選擇的帶孩子直至他上了幼兒園,照顧他的飲食起居,見證他每一日的喜怒哀樂。既然十月懷胎和一朝分娩已經教會我可以在一切的艱辛里堅持,去不斷找到一個更好的自己,那接下來就請讓我一一遇見。比如沒有和公婆還有我自己的媽兩代人一起住的自由空間;食自己做的一日三餐,在只有油鹽醬醋幾種佐料也用心將飯燒得好吃;認真完成一切家務,洗衣、拖地、刷碗、鋪床單;用擠一下總會有的時間來看書也寫字、聽詩;在家里得空管管花草,澆澆水、施施肥、扒扒枯葉、經過時再多看上它們一眼;出門前精心穿戴、畫上口紅,使自己看起來賞心悅目;在懊悔自責之后俯下身用盡溫柔跟孩子講話;沒有老公在身邊也能夠驕傲的擁有自我獨立的精神世界;以及爭取用這些和孩子在一起的時日修得一門自信出山的本領。
這就是我想要找出的躲在艱辛生活里的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