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為林區人,對松塔是再熟悉不過了。采樹塔非常辛苦,即使能采得了,但要走幾公里的山道把樹塔背出來,也沒有幾個人能做得到,一般人不太敢嘗試。金色的季節,金色的秋收,在一個松塔大豐收的采集季節,朋友決定帶我去碰碰運氣。
一個晴朗的星期天,一大早我們就騎上摩托車向深山里駛去。北國的深秋,寒氣逼人,秋天的風景魔幻般地把大山的橄欖綠變成了泛著金又透著綠的土黃色調,偶爾一兩處染赤的霜林,更平添了幾分蒼涼,我們雖穿著臃腫厚重的棉衣,還是不住地打哆嗦,但山路上的摩托車卻結成了熱氣騰騰的長龍陣不約而同的朝一個地點飛奔著。
一個多小時后,我們來到了原高地林場的一個支線。路邊一些小樹桿零零散散堆放著,是采樹塔駐點的人拆散的窩棚,這預示著我們來的這片森林已經被人捷足先登了。
抬頭向山上望去,已經有一叢叢的偃松樹,像孔雀開屏似的張開在山坡上。從未采過樹塔的我們掩飾不住內心的興奮,連忙脫掉棉衣,向那長有偃松的高山坡上奔去。
地面上厚厚的落葉層雖然褪盡秋色,卻依然散發著干透后的熠熠光澤,仔細端詳,張張片片都如同精雕細鏤的工藝品,讓人不忍心踩上去。晨露很重,沒走多遠,褲子和鞋就濕透了,感到鉆心地涼。我們顧不上被露水打濕衣服的那種涼意,仍邊往上爬邊仰頭尋找,老遠就看見一棵近3米高的偃松,樹尖上有三個小松塔緊緊相擁,正隨風輕輕的搖晃著,似乎在向來人致意,又象是展示它那累累碩果。
“這棵樹上有松塔!”我像發現了寶藏一樣興奮地喊叫起來。
好像一個不小心松塔就會自動消失似的,我屏住呼吸,按捺下驚喜的心情,拿著朋友做的“鉤子”一鉤就把樹枝彎到自己身邊來,再用一只手把松塔摘下來,放入挎在脖子上的帆布袋中。走著采著,不知不覺人已來到山頂,四周是一片茂密的偃松林。只見一株株偃松蜿蜒的樹干上分出許多的枝叉,針狀的葉子一撮一撮的成群長著,或有微黃或紫紅的松塔點綴在松枝上,在陽光的照耀下格外醒目。
大多樹上的塔已經被打過或掉光了,我們找了一陣兒,看到了一棵大樹,上面的塔也不少,只是樹太高樹干又粗,結塔的樹枝無法彎過來。我正想辦法,忽然發現山風一過樹梢搖擺的幅度很大,就有成熟的松果啪啪地掉下來。我眼前一亮,索性摟著樹干拼命搖晃,枝頭的松塔果然應聲而落,有的還打在自己頭上。于是專揀密集的樹叢,朋友在樹上采,我干脆趴在樹下揀,左尋右覓,輕輕撥開草叢和樹枝,像和松塔捉迷藏一樣。
草叢里偶爾有晶瑩的紅豆在熠熠的陽光下閃爍得耀眼,也有蘑菇在林下綠色的背景中閃閃爍爍,還有松枝和凋零的針葉不時飄落在口袋中。很多樹塔已被松鼠作為食物啃食的體無完膚,我邊撿邊查看塔里面有沒有松籽,忙的不亦樂乎。幾只不怕人的松鼠也蹦來跳去的忙碌著,在落葉中翻翻撿撿,儲備著過冬的食物。
近處松針的青綠,闊葉林的殘紅,與遠山的青黛相襯托,微風悠然,松濤陣陣,使人的心情格外的暢快。山里時不時傳出人的呼喊聲,除此之外,還有我們在樹間采摘發出深深淺淺的音響,如同蹩腳的譜樂,隨即被山谷吸收殆盡。
太陽快要下山了,癟癟的麻袋也在笑聲中裝滿了。朋友高興的吹著口哨,把袋子封好口,我們有的背著,也有的一路推著圓滾滾的麻袋向山下轱轆,腳下跌跌撞撞,心里卻充滿了簡單的快樂和滿足。回家的路上遇見很多采摘山貨回來的人,他們那被山風吹得略顯粗糙的臉上無不映著微笑,洋溢著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