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富來自于一種思想的狀態,一個確定的目標,以及很少的甚至沒有任何的辛苦勞動。
絕大多數人的一生中財產狀況都分為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從出生時候的嬰兒到第一次工作掙錢,這一階段財產狀況一直是負的,也就是財務赤字,我們需要靠父母的撫養才能生存下來。
第二階段,從我們第一次工作賺錢到我們年老退休,假如一開始就能收支平衡,這一階段我們的財務狀況就是正的,并且絕大多數人會隨著時間的推移,收入會越來越高,那么盈余也會越來越多。
第三階段,從退休到死亡,這段時間絕大多數人沒有收入,靠著之前的盈余和政府的養老金生活。我們可以用一張圖來表示。
從這張圖可以看到,假如我們活得足夠長,(在這個科技快速發展的社會,活過100歲對于我們是一個大概率事件)
一定會有一個臨界點我們將會遇到無錢可用的時候。如何避免這種情況的發生呢?我們要明確兩個概念,主動收入和被動收入。
1、主動收入:用時間來換取金錢,它最大的特點就是必須花費時間和精力去獲得。比如工作的收入,工作才有,不工作就沒有的收入,它是一種臨時性收入,做一次工作得到一次回報。
2、被動收入:也俗稱“睡后收入”(睡著了也在賺錢)就是不需要花費多少時間和精力,也不需要照看,就可以自動獲得的收入。
首先對于絕大多數人一輩子只有主動收入這一項收入來源,絕大多數原因是因為他們甚至連“被動收入”這個概念都不知道。現在我們知道了這個概念,那么我們只需要盡最大努力提高我們的被動收入就能打破我們年老無所依的悲劇。
我們舉幾個例子來說明何為被動收入。
1、假如你擁有一家餐廳,如果你每天必須花費一整天時間來維持餐廳正常運轉,那么這個餐廳的收入就是你的主動收入。相反,假如有一個人全權幫你管,餐廳也能正常運轉,你幾乎什么都不用做,那么這個收入就是你的被動收入。
2、眾所周知,過去十年時間,大城市的房產漲了很多倍,而如果你在這段時間任何一個時間點買了房子,都會有了不錯的收益。這些收入就是被動收入。能上漲的房產物業是一種被動收入的來源
3、股市,股市是一個神奇的地方,它天然具有復利屬性,而如果你能在股市里保持穩定的收益,這也是一種被動收入的來源。
4、 寫作,如果你能寫出一本暢銷書,所得的版稅也是一種被動收入。
我們可以這樣理解,被動收入是我們購入了一種資產,這個資產有一種屬性,他會在購入之后不停的升值,這樣就會不停的在產生正向現金流,而產生的現金流又可以再買入新的資產,繼而形成良性循環。
其次我們再來談談主動收入,用時間來換金錢,這里我們絕大多數認知都是一份金錢換一份時間,那么如何才能盡最大能力增長呢.
一個簡單的辦法就是把我們把每一份時間賣很多份,這樣就會把我們的主動收入指數性放大。
比如,培訓演講,一個大型培訓演講,演講者可能一次面對數以萬計的人,這樣他付出了一份時間,卻收獲了數以萬計倍的回報。
更深一層次,學過中學物理的大家都知道V=V*(1+a)這個公式,a表示加速度,我們絕大多數人在主動收入上一直都有一個加速度的加持,加入時間這個維度,我們的單位時間內收入都會慢慢升高。
如果我們把這個加速度再加一個加速度呢,a=a*(1+a1),結果是我們的速度V就從線性上升變成了指數上升,這個我們稱為成長率.
所以我們需要找一項具有成長率的主動工作。比如寫作,再我們的技能成長后,有了版稅,它就成功進化成了被動收入。
最后,我們要做一項有成長率的主動工作,再不停的買入資產用以產生被動收入,再加上時間的維度,我們就能做到財富自由,有了財富自由才會有人身自由。事實上,世界上最有錢的一部分人就是這樣一步一步走上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