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夢開始的地方


最近在準備給即將大四的學生們做一個關于職業(yè)的講座,正好今天的話題,讓我們回到每個人最開始的時候,來回憶一下“當初為什么會選擇QA這個工作”。

關于我的答案,看過之前《我和測試一起走過的十二年》(戳)?的親們也應該都有印象。我正是出于對QA的“無知”、進而產(chǎn)生興趣,從而走上了這條道路。歷經(jīng)這么多年,也曾迷茫,但不曾放棄,今后也沒打算放棄,于是我總是戲稱它為“不歸路”。

事實上,在以往校招的面試中都有問起過這個問題,回答雷同度較高,大致分成了兩種:a)對于QA很感興趣,并且覺得QA會大有前途;b)個人開發(fā)技能不夠或者對于開發(fā)沒興趣,所以選擇QA。

對于a)類回答,不管應聘者是否出于真心,算是迎合了面試官的心理,我們聽到總是會覺得舒服;至少也符合了“有興趣的人才能把事情做好”的這個定律。盡管在十年前,很多學生對于QA工作的了解其實很少,所以這個回答其實并不比b)好很多;當然,如果是聽過我的講座的則另當別論:)不過切換到現(xiàn)在,我相信QA和測試在學校和行業(yè)中的普及已經(jīng)足夠讓學生們做判斷了,那么這個回答可能更加讓人信服。

b)類回答,盡管很坦誠,乍一聽卻多少有些不舒服,我們的崗位處于“備胎”的地位,讓面試官情何以堪。好在,這批人進入工作以后,反而因為定位清晰,有不少表現(xiàn)出色,久而久之也就對此釋然了。


事實上,從事QA的人員中有很大一部分是非計算機專業(yè)的。以我所在公司為例,600人的測試人員中,大概50%左右是計算機和軟件的科班出身;30%是電子類、信息類等;還有剩下的20%則來自各個專業(yè),諸如大眾傳播、法學、國際經(jīng)貿、會計學、教育學、英語、旅游管理等等。相較于計算機科班出身的人員而言,這個群體選擇QA則得益于它的低準入門檻。QA可以成為一個進入計算機行業(yè)的理想踏板。

我身邊不乏這樣的例子。記得2005年的時候,我們在做一個外匯風控的項目,我們拿到的需求寫得非常不錯,是出自美國的主管VP之手,美國的架構師對此一直這么說“沒有人可以比Mat做得更好”(Mat就是美國VP)。后來我們了解到,Mat以前是學文學的,但是覺得在美國要通過寫書養(yǎng)家還是比較辛苦,于是決定轉行做IT,第一份工作就是軟件測試,后來逐步升職成為我們整個部門的主管。這個例子很勵志,告訴我們從文學背景也可以通過測試轉型IT,文學功底+測試技能可以轉變?yōu)閺娪辛Φ臉I(yè)務分析技能;從測試到主管不是夢。

而我在2006年也招募了第一個非計算機背景的成員,是一位在大學教自動化(不是軟件測試自動化)的老師。因為教學這個職業(yè)比較缺少團隊干活的樂趣,于是她經(jīng)由同學介紹,投了我們公司。加入我們以后,成長也非常迅速,在幾年后便開始帶領測試團隊,也是一個轉行成功的例子了。


相比于前文所述的從業(yè)者,他們在參與之前至少是有過思考和選擇;而還有不少人從事QA的工作純粹是一個偶然。因為很多人的第一份工作都是公司分配的,那樣偶然的成分就更多些;而還有一些公司則是要求所有的工程師們都必須體驗各個角色,那么反而從事QA工作也變得帶有一定“必然”性了。

讀者朋友們,你又是因何原因加入到QA的工作當中的呢?夢開始的地方是否有著特別的故事呢?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lián)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fā)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fā)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 一個美國商人坐在墨西哥海邊一個小漁村的碼頭上,看著一個墨西哥漁夫劃著一艘小船靠岸。小船上有好幾尾大黃鰭鮪魚,這個美...
    GRACE_QY閱讀 191評論 0 1
  • 親愛的朋友們,感謝你點擊進入這篇文章。按照慣例,我每天會用一首日文歌教大家一句日語,但是從今天開始我要一個人去日本...
    愛吃面條不愛喝湯閱讀 1,102評論 7 5
  • 看到我心急火燎的樣子,老公知趣地帶著女兒出去散步了。三室一廳的房子里,只剩下我自己。還有頭頂上方幽蘭的燈光,以...
    21雪絨花閱讀 311評論 1 1
  • 曾駐守三年的城,現(xiàn)在只剩下讓人惦念的風和六月的雨。 誠如不管走到多遠都有一個讓我難以忘懷,一個想回的地方,一個...
    駿毅閱讀 899評論 1 1
  • | 2017年4月12日 周三下午陰天 下午閑來沒事,在家練了一會兒國際飛鏢運動,就出門轉了一下。經(jīng)過母校《植英小...
    弘運社閱讀 560評論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