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在某一個無聊的課上,自然的打開了手機,看著滿屏的APP不知所措,最后打開亞馬遜買下來這本書。在此之前我對它一無所知也并不感冒,所以不要問我為什么要買,可能是因為便宜吧(?????)。結果就是它躺在我的kindle里將近一個星期我也沒有記起,要不是昨天又一個無聊的課上,我打算再買一本自己想看的書,發現居然還有一本沒有開動的書,有那么一點點強迫癥的我,最后開始翻開來了第一頁…… 直到最后一頁才發現不知不覺就看完了。
? ? ? 該故事有上下兩部分,上部分以“今天,我的媽媽過世了” 開篇,然后我以為這回是一個很感傷的故事,然而后面的故事證明我完全想多了。接著這個叫默爾索的主人公以一個這不關我什么事的心態參加了80公里以外養老院的母親的葬禮,他全程沒有掉過一滴眼淚,也拒絕看母親最后一眼,反而像平常一樣喝著牛奶咖啡,打著盹。在送葬那天太陽和一整夜的守夜讓他難受,以至于結束之后“當公共汽車開進萬家燈火的阿爾及爾時我的喜悅,我想象飛奔上床倒頭睡它十二個鐘頭。”第二天交了新女朋友還陪新女友看了喜劇電影,最后還一起回家了。之后幫被情人欺騙的鄰居懲罰他的情人,并在警局為動手打人的鄰居作證,然后在一次去海灘放松的周末進行了一場打斗,在結束回到海邊小木屋的臺階下時,他不知為何再次來到了打斗進行的地方,碰巧當時太陽很惱人,他開槍殺死了鄰居情人的幫伙,并在回神之后又冷靜的連補了四搶,于是“這四槍槍響聲仿佛短促的叩門聲,讓我親手為自己敲開了厄運之門。”至此上半部分結束。下半部分開始便是圍繞此次殺人案的無休止的辯詞和庭審,由此開始,主人公不再是主角了,成了一個置身事外的局外人,主角變成了檢察官、辯護律師,甚至是養老院的院長和門房以及庭審在場的記者,雙方圍繞著主人公的人性和靈魂進行探索,而主人公自己卻插不上一句話。
? ? ? ? 在這一整個過程中,默爾索的情緒都沒有多大波瀾,他冷漠、無動于衷的存在在這個世界中,世界中的一切包括他自己都與他無關,他就是一個全世界之外的局外人。他在母親葬禮上沒了落淚,在結束之后急切的回家因為“太累了”,接受女友提出的結婚的建議因為“你提出來了”,他殺人因為“太陽太惱人了”,在庭審期間希望趕快結束因為“想要睡覺了”。他認為“三十歲死與七十歲死并沒什么區別。”他喜歡沉默,喜好說毫無意義,他不相信上帝,在判死刑之后,開始他會想著上訴,最后他還是欣然接受了。
? ? ? ? 我覺得默爾索并不是文字表現出來的那樣冰冷,我覺得他很勇敢,一個可以依自己的喜好、自己的感受而不用顧及他人的方式來行事的人,難道不勇敢嗎?他用一種自己的與世俗世界不相容的方式處理同這個世界的關系,只不過這個方式使他與世界格格不入,成了一個局外人,僅此而已。這也許是一種幸,也許是一種不幸。
? ? ? 這讓我想起問自己這樣一個問題,我現在所過得生活是我想要的嗎?我并不能回答。我現在在讀研,因為我有機會讀研;我研究生依舊選擇了這個專業,因為我本科就是讀的這個專業;我現在每天忙忙碌碌的寫論文,因為這是我的期末作業;……我并不知道現在我做的這些有什么意義,但總覺得有那么一絲意義,至于是什么我并不知道,當然也許根本就沒有意義。
? ? ? 作者加繆有句話“重要的不是追問人生是否值得活,而是如何去活,包括承受因生活而帶來的痛苦。”借此希望自己能夠用盡一生的努力,去學會如何平凡的活著。
(以上純屬個人觀點,不喜請出門左轉。)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小丁
? 2017.11.07
西南政法大學西苑一棟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