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希望伴侶成為支持你的力量,理智選擇就變得非常重要,我們必須冷靜地分辨愛和貪著之間的差異,觀察對方是否真正值得信賴。每個人都有缺點,如果我們貪著的沖動超越理智,就無法看到對方的缺點,即使知道缺點,也可能因為過分執著而給予美麗的藉口,這往往是未來痛苦的根源。如果我們觀察到對方的缺點,而這個缺點是可以接受的,這種透過了解而產生的關系,將是未來穩定生活的力量,日后就不會因貪著、無法滿足而痛苦了。
從總裁3班,一路走來,感受到木木姐巨大的能量和學以致用的精氣神。從細分產品市場、國貨情懷,到內容營銷聚焦消費群、kol話題推廣,到二爺精神、品牌策劃,再到包裝的匠心和微創新,分分鐘發現精彩。
以前歡欣是因為聽到新的思想牛逼的技藝特別的方式風格,享受被信息資訊虐的過程。現在卻清醒地認識到,所有實操的方法論都與我們這種人無關,我們開放式接納的欣賞的也只是所謂的知識,我們只是把其當作一件事去完成罷了。清醒地意識到差距的鴻溝,反而不知從何處著手了。
和高人談天說地,洞見人心,像讀書般受益匪淺……偏見、人格失調、心智模式、換位思考抽離出來揣摩。痛苦來自于不能做自己,達成心智成熟才是真正的愛。為無知而教,為未來而學,但不要冀望和期待可以改變一個人。能遇到亦師亦友的小伙伴,談天說地,是別樣的幸福,優秀的人就像太陽,照到哪里哪里亮。
元氣的丹多了些少女心,賢惠的我還是有一點粗糙大條。每次來杭州,信誓旦旦地答應,陪她干嘛干嘛,最后都是陪著我加班打豆豆。假裝下一次見面,我們都能擁抱理想的生活狀態,留出更多的時間給生活。
到底今年還是把彤的生日忘了,有時不禁慨嘆我們追尋和失去的其實更像是一個笑話。腦海里總是浮現出小時候你喜不自勝地找到星爺的mv,樂滋滋地想要與我分享快樂的樣子,轉眼我們都到了這個尷尬的年紀,再也不輕易言說自己的悲歡了。真是想念啊。
化妝的女生說已下樓叫車了,絕逼不能相信;餐廳的服務員說在炒了下鍋了,堅決不能相信;快遞員說在路上了,我到你花塢新村了,你要相信就是腦子進水的傻逼。
前一秒想胖揍某人一頓,后一秒又覺得很暖心。看龔區這女朋友如此貼心體己,我都想找個女朋友啦,沒有人為或天生的標簽,沒有適合與否,只有意愿是否強烈,只有每個情境的選擇。
公交車上看到那個失控媽媽咆哮別人家孩子的視頻,晚上遇到了活生生的現實版。過度保護的爺爺因為孩子間無意的沖突喋喋不休地責怪小女孩,繼而上升到娛樂室與畫室的商業權限(道聽途說來的)畫工筆著實磨性子,聽著幾個畫友們絮叨身邊的醫患沖突和教育理念,不覺世事紛擾……我小時候被小朋友欺負找外婆討公道,外婆就一句話,誰欺負你給欺負回去,難道要家長摻和?
給孩子們建立夢想檔案,一些孩子一言以敝之“加油”,我只得警戒他們老師要保存,十年之后還給每個人。一說十年之后,孩子們羞澀了,遲疑了。妮可怯怯地要了回去,老師,我能再重新謄寫一份么?如果對待我們最初的夢想都能一貫地認真慎重,未來會有多少學家出現呢?這幫丫頭總是可以輕易抓住我的軟肋。原來我也是個知足常樂的人呢。
火車上,年輕的媽媽睡眼惺忪地一邊打著哈欠一邊拿帽子給小孩扇風,年輕的父親一把攬過小孩拍打著。聽著男神的吟唱,突然間也想老媽了,這次又不能陪她過母親節了。每次聽《當你老了》心心念念的都是愛情,這次卻聽出了別樣的味道。不曾停留的芬芳卻是我的春天,我留不住所有的歲月,我用所有報答你。
快速閱讀,就是眼心腦的結合,是斷舍離的聚焦,讓孩子擁有無限的資源,讓我們得到更多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