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兩年嘩啦嘩啦滴就沒了,轉眼變成了大三汪一條。
學弟學妹在軍訓場上曬得黑溜黑溜滴,老臘肉在宿舍打游戲叫的那叫個撕心裂肺,自習室通明的燈火映射著學霸奮戰的身影······熟悉又陌生的一幕幕,一如往年,成為青春的伴隨。
經歷過幾年所謂的迷茫青春的青年們,在一個個新的節點,繼續著青春的故事,與迷茫······
學期伊始,各種考研宣講如火如荼,各大機構聲勢蹭蹭上躥,本已決定考研的我在考慮是否報班的時候卻莫名其妙地想到一個原點問題:我為什么要考研?我問自己。回答是——不知道。
真的不知道!為了以更高的學歷,拿到更高的薪酬?為了進入更好地企業,得到更輕松的工作?還是為了在某一領域深入研究,將來有所建樹?這些都不是我真正想要的理由。只是冥冥之中感覺應該把握學涯未盡的機會去闖一闖,但即便思索良久之后還是會猶豫,這何嘗不是一種迷茫。
后來發現,如果認真去尋找,是可以發掘一種心靈深度的。你可以聽到自己內心對遠方的呼喚,聽到自己真正想要的東西,只要你夢想不息。只不過時間久了,某些東西被自動忽略了,以至于連自己都很難察覺它的存在。或者說,缺少承認它存在的勇氣。
比如,作為一名工科男的我,電路圖都不一定能分析透,卻偏愛讀小說玩碼字,沒事玩玩兒葫蘆絲旅旅游還能自視“文氓”;算個公式可能一會兒思維就跑偏,做起新媒體卻思緒泉涌,萬分專注。
在兩年前中學生涯殘酷而單調的環境中,曾一度不知何為興趣,一遍又一遍為高考打的雞血并沒有真正熱情的溫暖。大學寬松的環境在一定程度上讓我找到了合適的方向。卻又不得不面臨現實的節制。有時候,人在現實面前不得不讓步,雖然你有夢想。
當夢想被遠方喚醒,我們真的有勇氣承認嗎?
比爾蓋茨從哈佛退學,建立了微軟帝國。放棄世界頂尖高校學習的機會,憑借構想與熱情去追尋屬于他的希望,不是人人都有這種勇氣。我們不是比爾蓋茨,在激情澎湃卻道路坎坷與平淡無奇卻衣食無憂的選擇中,我們大都選擇了后者。沒有對錯,只有是否更適合自己。
不想同大多數畢業生一樣,理所應當的進入某局某所,在體制中安安穩穩地過著一眼望得到頭的生活。想過做自由職業者,在不確定中中追尋確定,在熱情中迸發激情。但是,我還是決定了考研,向著貌似背離想要的生活方式的方向前進,因而卻也產生過種種懷疑。
沒有資本,何談夢想,但沒有勇氣,怎么創造資本!
“誰的青春不迷茫”?哪有這么輕松簡單。多少迷茫都來源于對自身的不確定,如果多些勇氣,可能會忍受傷痛,但內心一定有一盞明燈,驅散迷茫的霧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