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連續留言18天#
??????? 前一段時間學習了財務報表的基本概念和邏輯,近期關于投資的學習主要放在看上市公司的財報上,希望透過財報對公司的經營現狀,發展規劃有更深入的認識,找出和成長性相關的因素并加以分析,最終做出那個重要的判斷:
這真的是一家有很好的成長性的公司嗎?
? ? ??? 接下來我把近期學習的一些想法和收獲做一個梳理和總結。
? ? ??? 首先我會想,什么是有很好的成長性的公司?很好的成長性意味著什么?成長反映了一個企業規模的增加,而很好的成長意味著企業的收益隨著規模的擴大也在對應的增加,甚至是呈指數的增加。這樣股東,投資人才能從中獲取利潤。
? 所以不斷增加的收益才是成長性這個提法中的關鍵!
??????? 想明白這個問題,我們就可以繼續往下看。
? ? ? ? 我們知道一個公司的成長除了自身的經營能力之外,和所處行業發展階段也非常關鍵。不同行業發展階段,企業的盈利狀況會有非常大的差異。
? ? ? ? 當整個行業處在初創斯,沒有真正形成規模需求和市場,這個時候企業投入很大,但盈利肯定不好;成長期,需求逐步形成并指數級快速擴大,競爭者開始增多,但初創期已經有基礎的企業因為市場占有率和用戶的粘度會享受很高的利潤,所以這個階段是投資回報最高的時期;成熟期,需求的增長趨于穩定,而競爭者眾多,產能趨于飽和,這時比拼的就是企業的產品實力和運營能力,這階段的利潤相比成長期會下降很多,但趨于穩定;最后由于產業升級,替代品的出現,需求萎縮,產業走向衰退,企業如果沒有完成轉型或者升級,可能就壽終就寢了。
? ? ? ? 因為我們只能參與二級市場投資,處在行業初創期的公司因為沒有盈利在中國是很難上市的,所以我們不用看,那是天使投資,風險投資關注的事。處在行業衰退期的公司,我們同樣不用看,因為已經沒有成長的可能。所以我們關注的重點是行業成長期和成熟期的企業。
??????? 處在行業成長期的公司,要有好的持續發展,一定要有非常好的產品,如果是處于壟斷地位那就最好了。而處在行業成熟期的公司,想要擁有處于壟斷地位的產品和技術可能性很小了(但不是絕對沒有可能),但是產品力同樣非常的關鍵,另外要想在眾多競爭對手的擠壓中存活下來,企業的運營能力是關鍵。高的毛利率反應了行業壁壘,甚至是壟斷地位;運營的效率在財務報表中可以體現出來。
???????? 選擇好了行業,我們就要考察行業內企業自身的情況。我把要考察的企業指標分為兩大類:一類是財務報表指標,可以從利潤,資產負債,現金流表看到的指標以及經過計算處理得出的指標:另一類是其他指標,例如主營業務占比,股東結構等。
? ? ? ? 我們先看第一類財務報表指標。財務報表反應了企業過去一段時間的整體經營狀況,有的人就會質疑了,“過去的指標怎么能夠用來判斷企業未來的成長性呢?”。這個問題其實問的非常好,而且這絕對是個世界性的難題。未來會發生什么,其實沒有人能夠絕對準確的預測,但是我們人類老祖宗有自己的方法,而且我們實際上在日常生活中也在實踐這種預測的方法。比如一個人平時一貫就是好吃懶做,游手好閑,如果有人預測說這個人以后會事業有成,我們肯定會說“鬼才相信他能事業有成” 。其實我們之所以否定這樣的預測,是因為我們傾向于認為這個人過去的行為會持續下去,即“江山易改,本性難移”,怎么可能會事業有成呢? 當然,也有可能,以后這個人經歷了某些事情之后,幡然悔悟,從此痛改前非,真的就事業有成了。但相比他繼續“好吃懶做,游手好閑”,“事業有成”發生的幾率就非常小了。人們會選擇機率大的事件做出判斷,相信一個人的行為是具有連續性的,不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發生變化。對于企業來說,也是一樣。大概率事件是,一個企業會延續以往的表現,而這就是我們通過研究財務指標,判斷一個企業未來成長的基礎。
? ? ? ? 接下來,我們來看看到底哪些指標可以幫助我們做出判斷,哪些指標可以反映一個企業的成長性。我們根據指標直接反應出來的公司屬性,把財務報表指標又分為下面的5類:
1. 經營規模: 營業收入,毛利,扣非凈利潤------指標反映企業經營規模增長。企業經營規模的增長,是取得持續增長收益的基礎,所以上述指標要首先保證持續的增長。如果該類指標增長停滯,說明該企業的經營出了問題。
2. 盈利能力:ROE(凈資產收益率),毛利率,凈利率-----指標反映了企業盈利的能力,即盈利和投入的比例,的大小。數值越高越好,意味著小投入,大收益。ROE 又是一個非常有標桿意義的指標。如果一個公司的ROE 能夠持續保持在20%甚至以上,那么這個公司值得我們關注。高的毛利率在之前講過,反映企業擁有商業壁壘,不管是技術上的還是模式上的,都是競爭對手很難快速復制的。
3.盈利質量:預售款/營收,銷售現金流/營收,經營現金流/營收-----指標反映了企業擁有現金流的比例。現金流對于一個企業來說是至關重要的,無論是經營活動,還是對外投資,都需要大量的現金作為支持。如果現金流不足甚至干脆斷掉,那企業的成長就無從談起了,所以這部分主要關注風險。
4.營運能力:總資產周轉率,應收賬款周轉率,存貨周轉率----指標反映企業的營運能力,即資產周轉能力。指標越高,資產周轉的效率越高,是高盈利能力的保證。
5. 財務風險:資產負債率,流動負債/總負債,流動比率,速動比率----指標反映了企業的債務風險。債務風險會影響企業規模擴大,從而影響收益的增加。
??????? 我們在考察上面的這些指標時,可以拿同行業的優秀企業作為標桿,這樣對公司所處的位置就會有比較清晰的認識。
??????? 我們再看看其他指標:
1.股本:股本越小,企業擴張的動力越大;10億以下,越小越好。當然規模越小,抵御風險的能力就會減弱,我們要更多的關注企業所在行業,自身存在的風險,做好分析判斷。
2.主營業務占比:? 越高越好,最好100%。如同一個人一樣,注意力太分散,肯定不能做成事情。一個企業必須將注意力放在主營業務上,否則就是耍流氓。
3.股東結構: 必須有靠譜的單一大股東。多個大股東,關系復雜,不利于決策的制定和執行,影響企業發展。
4.財報數據和企業經營戰略是否匹配: 反映一個企業的執行戰略意圖的能力,也側面反映了企業管理團隊的水平。管理團隊是企業的大腦,對企業的成長至關重要。
5. 大客戶銷售占比: 不能太高, 否則不利于分散風險。
6.能否產生與凈利潤相匹配的現金流: 這一點實際上是將利潤和現金流放在一起比對,也是考察公司盈利能力和質量的一個方法。
? ? ? ? 最后,除開上面提到的內容,在財報中我們還應該關注下面的幾部分內容: 公司簡介主要財務指標,公司業務概要,經營情況討論分析。從這里我們可以讀到企業主營業務分析,企業核心競爭力,公司發展戰略規劃等重要的內容,為我們做出判斷提供參考。
? ? ? ? 通過上面的介紹,可以看到,要判斷一個公司的成長性好壞,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我們先要了解行業環境,再看公司的過去的成績,和未來的規劃,是否能夠很好的匹配,還要對公司所面臨的財務風險做到心里有底。而難點更在于,這些因素指標都是動態變化的,所以我們應該對我們選擇的公司保持持續的關注,當然,并不是要大家在市場上進行頻繁的操作。也請大家不要誤讀了笑來老師,“決定在投資之前已經做出”,并不代表投資以后什么都不用管。保持關注,持續學習,持續思考分析,不斷修正,完善自己的模型才是根本。
? ? ? ? 上面只是一個簡單的分享,后續我會結合自己的經驗,拿一些實例來做更加深入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