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天從地鐵口出來,由于下著小雨,無法騎共享單車,于是叫了個電瓶車去單位。
坐在后面,我不禁問起開車師傅,受共享單車的影響,他的拉人業務是否收到嚴重影響;我得瑟的以為,肯定是一堆抱怨,并準備好了感嘆下現代社會的日新月異。
出人意料的是,師傅只是淡淡說了下,確實也有點影響,但要找錢營生,只要肯動腦筋,方法多的是,機會到處都有,這不,他已經著手在做某某業務了,電瓶車拉客的事情,也就順路做做而已。
聽了這樣的回答,我覺得心中挺舒服。
世界在一刻不停的發生變化,但也總是為勤勞而聰明的人提供著源源不斷的機會,這個道理不會變。
讓我們為這位師傅點贊。
上周和設計院的幾個好朋友聚餐。
大家天南地北侃了一通,除了每次都要敘舊的內容外,每個人都說到了自己的變化;相互關切一些新事物、新想法,讓這次聚會融洽而有趣。
酒正酣時,舉杯約定每年這個時間,不管多忙,也要聚一次。
我們每個人生活都在發生著巨變,也許某些朋友間的交集會越來越少,但這份真摯情誼,永遠不會變。
讓我們為友誼干杯。
最近有幸結實了兩位原來在體制內的設計院老大哥。
按照老舊的觀念來看,這個年齡,錢也掙夠了,也有名有份了,完全可以沒有任何壓力的享受下勝利果實了嘛。
但他們偏偏這個時候,不辭辛苦,選擇出來創業單干,他們的理由是:設計行業暗潮涌動,原來的那套東西已經沒有了生命力,唯有改變和創新才有光明的出路。
我們的容貌和身體,每天都在變化,長大、成熟、衰老,這個無法控制,但我們可以讓自己燃燒的那顆心不變:擁有如這兩位大哥這樣恒久的進取之心,是我們內心永葆青春的秘訣。
向進取者致敬。
以下是一篇有關變化主題的舊文,與大家分享。
“以不變之初心求索變化之機遇
這是一個波瀾壯闊的時代,變化無處不在;機遇與挑戰像湍流一般洶涌掠過,我們該如何處變不驚,抓著機遇?
商業世界的瞬息萬變與衣食住行消費行為載體的不變
人們永遠會有這樣的需求:每一周或去一次電影院,或帶小朋友去滑一次冰,或逛一次超市,或健一次身;每兩周或和朋友喝一次下午茶,或和家人或聚一次餐、或逛一次書店;每個月或看一次展覽、或到時尚店掃一次貨、或出行訂一次酒店等。
這些所有的消費活動的場景只會發生在商住綜合體內,這些恒定的需求永遠都在,機會永遠都在,只等我們去把握。
如何留住客戶,將人氣轉換為現金流?如何盤活整個產業鏈條,點石成金?運營模式是最關鍵的挑戰與機遇所在。
客戶需求的變幻莫測與精品設計更受場推崇的定律不變
毋庸置疑,到一個綜合體消費時,人們希望:這是一個漂亮的建筑,這里有令人心曠神怡的空間感,這里有抓住人眼球的裝飾景觀,在這里看電影、運動、購物、餐飲、住宿是一種有趣而美好的體驗。
只有這樣他們才會開心消費,重復消費。
一個好的設計作品,是無微不至考慮消費者體驗需求,并整合策劃定位、運營需求的集大成者的呈現。
面對變化莫測的消費者需求,好的作品可以虜獲消費者的心,并經得起市場考驗的。
設計理念的日新月異與恒久不變的匠人心境
商業綜合體的競爭體現在設計理念上。
這么多難以存活下來的商業綜合體,他們的設計好像也不差:華麗的立面,都是上檔次的材料;不俗的裝飾和景觀,這些元素一個不少;但卻仍然“死”掉。
我們應抱有怎樣的設計理念才能絕地逢生?
讓我們回歸設計最樸素的本質:以人為本,滿足使用需求。
設計中,我們要考慮更大的鋪面展示、前后場動線分流等以滿足商戶需求;我們要設計合理的停車動線、購物動線、無微不至考慮消費者整個體驗中的全部需求;我們要考慮運營中的管理需要,降低運營成本,助力運營效果等等。
秉持這種理念,要求我們持有恒久不變的匠人心境。
變化是永恒的主題。
看清變化的本質,堅守不變的初心,是一次思維的蛻變。
擁抱變化,接受洗禮,必將迎來一個光明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