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蘭在濰坊很常見,品種也多;特別要提的是,廣玉蘭不是玉蘭。
學名
玉蘭(拉丁,Magnolia denudata)
別稱
白玉蘭,木蘭,玉蘭花,迎春花,望春,應春花,玉堂春,辛夷花
種屬
被子植物門,雙子葉植物綱,原始花被亞綱,毛茛目,木蘭科,木蘭族,玉蘭亞屬,木蘭種
形態特征
落葉喬木,高達25米,胸徑1米,枝廣展形成寬闊的樹冠;樹皮深灰色,粗糙開裂;小枝稍粗壯,灰褐色;花蕾卵圓形,先葉開放,直立,芳香,直徑10-16厘米;聚合果圓柱形(在庭園栽培種常因部分心皮不育而彎曲)。
花期2-3月(亦常于7-9月再開一次花),果期8-9月。
生長環境
性喜光,較耐寒,可露地越冬。愛高燥,忌低濕,栽植地漬水易爛根。喜肥沃、排水良好而帶微酸性的砂質土壤,在弱堿性的土壤上亦可生長。在氣溫較高的南方,12月至翌年1月即可開花。玉蘭花對有害氣體的抗性較強,是大氣污染地區很好的防污染綠化樹種。
分布范圍
玉蘭花為我國特有的名貴園林花木之一,原產于長江流域,在廬山、黃山、峨眉山等處尚有野生,現北京及黃河流域以南均有栽培。古時多在亭、臺、樓、閣前栽植。現多見于園林、廠礦中孤植,散植,或于道路兩側作行道樹。
玉蘭花為上海、連云港,潮州、佛山等地市花;是中國人民大學、中國政法大學、西南大學、西北大學、大連理工大學、江蘇師范大學、西北工業大學等學校校花。
主要品類
變種有應春花(var.purourescens);相似種有:天目木蘭(M.amoena),寶華玉蘭(M.zenii),天女花(M.sieboldii)等。
花卉傳說
很久以前在張家界一處深山里住著三個姐 妹,大姐叫紅玉蘭,二姐叫白玉蘭,小妹叫黃玉蘭。一天她們下山游玩,發現村子里冷水秋煙,一片死寂,三姐妹十分驚異,于是,向村子里的人問訊后得知,原來秦始皇趕山填海,殺死了龍蝦公主,從此,龍王爺就跟張家界成了仇家,龍王鎖了鹽庫,不讓張家界的人吃鹽,終于導致了瘟疫發生,死了好多人。三姐妹十分同情他們,于是決定幫大家討鹽。然而這又何等容易?在遭到龍王多次拒絕以后,三姐妹只得從看守鹽倉的蟹將軍入手,用自己釀制的花香迷倒了蟹將軍,趁機將鹽倉鑿穿,把所有的鹽都浸入海水中。村子里的人得救了,三姐妹卻被龍王變作了花樹。后來,人們為了紀念她們,就將那種花樹稱作“玉蘭花”,而她們釀造的花香也變成了她們自己的香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