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慶期間閑暇時間多,想起很長久沒有看一部完整的電影,便找了朋友曾推薦我看的《少年派的奇幻漂流》作為調節。
本是想通過電影來放松心情、放松身體,哪知看完電影,卻猶如看到惡魔,以至于現在一想起從電影中所領略到的內容,還是戰戰兢兢,如置身寒窯。
少年派真的是在探險嗎?
派一家人開了一家動物園,但政局動蕩,他們不得不將所有動物賣到加拿大,并在那里開始新的生活,中途乘船時,航船遇上了暴風雨,一瞬間就把航船吞沒了。派的家人就此喪生,而派被迫上了救生船,同時還有一只猩猩、一只斑馬、一條鬃狗以及一只叫理查德.帕克的老虎,漸漸的,猩猩、斑馬、鬃狗都死掉了,船上只有一只老虎與派同在,他們都想殺死對方,但是考慮到當前的處境,要互相依靠來維持生存,派不得不鼓起勇氣馴服老虎。最后,他們經歷了饑餓、勇氣的雙重考驗,一同生還。
看完電影,這就是我對影片的直觀概述。
我以為,這部電影是一部勵志片。即使再艱難的環境,只要不放棄,肯堅持,就會渡過難關,就能夠到達彼岸。
可是,我錯了。
當我與朋友溝通看完電影后的心得,朋友告訴我影片也許想表達的另一種觀點時,我聽完整個人都不好了,我內心里不愿相信他所說的,影片也許想表達的“另一種觀點”,但無疑我知道自己理解能力的淺薄以及下意識里認為他所說的是對的,但又因太過殘忍,而不愿相信。
人,竟可以殘忍到弒母食母的地步?
朋友說,電影中每一個動物都有自己所象征的人物,母親=猩猩,廚師=鬣狗,水手=斑馬,而老虎即是派心中邪惡的自己。在海上沒有歸期的漂泊里,寒冷、焦慮、害怕逐漸蠶食了善良的人們,而饑餓更是讓他們變的自相殘殺,為了裹腹,為了活命。
水手、廚師,逐一死去,派的母親也在派對生存強大的意念下將母親當做食物延續生命了……母親不僅給了派生命,還養育他成長,沒想到,到最后自己連生命也為其獻出了。
為了證明影片的所要表達的觀點并不是朋友所描述的那樣,我在網站上搜索影評,看大家的評價,但找來找去,看到的盡是領略到影片中所表達的是人性丑惡的觀點。
也是,李安大導演拍出的電影豈會平平淡淡,沒有引申含義?
看完網上的諸多言論,我再也無法將《少年派的奇幻漂流》當做一個單純的冒險電影,而回想影片中,浩瀚的大海,奪目的星辰,孤絕的小島……我再也不覺得這些景色秀麗,也不再向往了。
膽小如我,天真如我。
我是妍兮,很久沒有與大家見面,十分想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