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沐歌
世界杯又打響了,四年一輪回,掐指一算,距離我人生有記憶以來的首場世界杯已過去整整二十年。
二十年,我從15歲的爛漫少女變成了埋首瑣碎的中年婦女。在蠅營狗茍中艱難前行,年少的激情,青春的熱血被雞零狗碎磨得連渣都不剩。
二十年,5屆世界杯,320場比賽,我熬過太多的夜,愛過太多的球星,喊過最大聲的歡呼,爆過自以為最粗的粗口,也掉過最為矯情的眼淚。
原本以為這些青蔥歲月里的小美好都已盡數忘卻,誰承想,當我站在又一屆世界杯開幕的歷史節點,這些珍貴的畫面“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
原來那些記憶早已結成沉甸甸的果實,默然垂懸在我的似水年華里。
01.? ? 球星篇之足球即人生
98年,我15歲,讀初三,升學壓力大,但班上的男生卻個個像吃了興奮劑,臉上的笑意都能蕩漾出來,那時我才知道這世上有個叫“世界杯”的玩意,我在一種懵懂的狀態下被一個男生發展成了球迷,確切地講是偽球迷。
但我依然很驕傲,因為那時候幾乎沒有女生會看世界杯,所以我覺得自己終于特立獨行了一回。當時我的偶像是“外星人”羅納爾多,為什么是他?年紀小、球齡短,價值觀比較單一,誰最厲害我就喜歡誰唄。
可沒過多久,我就發現我挖到寶了,原來世界杯里有那么多風格迥異的帥哥型男啊,我愛都愛不過來了。那時候的貝克漢姆還是金發飄飄的奶油小生,歐文初出茅廬但天才少年已見端倪;皮耶羅、英扎吉帶著地中海的狂野,亞平寧的性感向我狂奔而來,巴喬依然叫人心疼;巴蒂斯圖塔邪魅狷狂;冰王子博格坎普面冷心熱……
也許,在女生的心里,世界杯首先是一場關于美好肉體的意淫。但當我們逐漸深入進去,就會發現足球世界的奇幻與美好是如此驚人,仿佛給你的人生打開了另一扇大門,看到別樣的人生。看球就是品人生。
足球作為一項高強度高對抗性的運動,運動員的職業生涯會比較短暫,而巔峰期更是只有短短幾年,人生的變幻莫測,跌宕起伏,榮辱成敗全部濃縮在短短的幾年光陰里,甚至是幾場關鍵性比賽就能定格一生,鐵漢柔情,時運不濟也罷,天命所歸也好,歸根結底還是幾家歡喜幾家愁,幾多歡笑幾多淚。
猶記得1994年美國世界杯,巴喬甩著那條飄逸的小辮,力挽狂瀾,憑一己之力將意大利隊送進了決賽,卻在最后關頭一腳踢飛了那一顆決定勝負的點球。
那一腳踢碎了意大利四冠王的夢想,一夕之間,巴喬從英雄淪為罪人,真可謂成也巴喬,敗也巴喬。
我雖是四年后才看到這一幕,但當我看到巴喬久久徘徊在球場上,神情落寞時,我情不自禁地奉獻了我的世界杯處女淚,我不知道他那一刻腦海中在想什么,也許是無語問蒼天吧。
從1990年世界杯的橫空出世,到1994年魂斷玫瑰碗,再到1998年淪為皮耶羅的替補,八年滄桑,這位擁有和球王貝利,馬拉多納一樣出色天賦,能力的準球王,完成了他的偉大和遺憾,憂郁不是他的標簽,是命運!
怎能忘記2014年的巴西世界杯,梅西經過大力神杯時纏綿在大力神杯上的難以言說的眼神,他曾經離它是那么近,但又忽然變得遙不可及。
那一屆,27歲的梅西正處于職業巔峰期,他被譽為繼馬拉多納后的新一代球王,是整個阿根廷足球的象征,他多么希望能像28年前的馬拉多納那樣,率領阿根廷隊再度登頂巔峰,但是歷史是無法復刻的,天時地利人和均已發生變化,梅西的命盤里沒有一個人統治一場世界杯的時運,德國人笑到了最后,只能道一句“別為我哭泣,阿根廷”。
如今的梅西已從嘴上沒毛變得胡子拉渣,他幾乎獲得了所有的足球獎項,唯一缺少的就是一座大力神杯,但圓滿的人生可遇而不可求,我只能說缺憾也是另一種美!
再說回我的第一代偶像,羅納爾多,98年,年僅22歲的他,已是連續兩屆世界足球先生,綽號“外星人”,如日中天,可謂當紅炸子雞,這樣的成就,即便今天的內馬爾也是望塵莫及。
盛名之下,樹大招風,壓力可想而知,98年法國世界杯于年輕的羅納爾多是一場夢魘,to die or to live,是一蹶不振還是破繭成蝶,四年后羅納爾多給了全世界答案,他率領巴西成就五冠霸業,并以8粒進球奪得那年的金靴,當年的3R組合真是所向披靡啊。
可彼時意氣風發的他怎么也不會想到12年后會在家門口迎來本國足球史上最恥辱的一戰,1比7,桑巴榮耀碎了一地,看著他當年的手下敗將克0洛澤無情碾壓他的后輩而無能為力,再輝煌的個人生涯恐怕也難以抵消此刻內心的凄惶!
今年的世界杯開幕式羅納爾多意外現身,曾經意氣風發的少年變成了中年發福大叔,勾起我不少年少回憶,頗有物事人非之感。
足球的世界就是這么瞬息萬變,充滿不可預知的意外,2010年的新科世界冠軍西班牙轉眼就能在2014年首輪出局,頂級豪門意大利,荷蘭沒進今年的決賽圈,而只在地理書上見過的冰島卻破天荒地殺出了重圍。
足球的世界太像我們的人生,誰也不可能永遠待在巔峰,也不會永遠處在低谷。一場比賽不到最后一秒你永遠不知道鹿死誰手,你也永遠不知道接下來等待你的會是什么樣的命運。
但這不也正是它迷人的地方么,有意外才會有驚喜,品過悲傷,喜悅才夠極致!
02.? 球迷篇之歲月催人老
從1930年第一屆烏拉圭世界杯開始到現在已經舉辦了21屆。從我第一次親身觀看直播的法國世界杯到現在也已過去二十年,曾經那些如數家珍的球星,比如愛跑對方半場開球的巴拉圭傳奇門將奇拉維特,誤把傳球踢成進球從而耍了西曼的小羅納爾多,巴西隊百年難遇的帥哥球星卡卡,智利的旋風雙薩,阿根廷戰神巴蒂斯圖塔,丹麥的勞德魯普兄弟,西班牙指環王勞爾,萬人迷貝克漢姆,意大利偉大的左后衛格羅索,亞平寧王子托蒂,烏克蘭核彈頭舍甫琴科,荷蘭小飛俠羅本……如今已是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
再往前一點的叫不上名的巨星們更是早已湮沒在荒煙蔓草間,只能在畫質糟糕的黑白影像里去追憶他們當年的雄姿英發。
而另一邊,新生代的球星卻如雨后春筍般,你爭我搶地登上歷史舞臺,成為時代的新弄潮兒!足球世界里的新陳代謝,朝更暮疊,綠茵場上永遠不缺新鮮肉體,今年的世界杯上,除了已是老將的梅西、c羅,比較熟悉的內馬爾,羅德里格斯,很多新面孔我已然不熟悉,甚至不認識。
但我驕傲,因為我依然準點守在電視機面前。
只不過兩鬢已添了秋霜,眼角也布滿了皺紋,曾經和我一塊看球的父親已去了天堂,但我身邊又多了一個小球迷——我兒子。
我不得不承認,歲月催人老,曾經的我們是無知無畏的少年,是豪氣干云的青年,在送走了一批又一批球星后,我們成了穩重保守的爸爸媽媽,不久的將來還會成為平淡是福的爺爺奶奶。
曾經的我們醉里挑燈看球,全情投入其中,覺得自己是世界杯狂歡中的一份子,如今的我們有工作的煩惱,生活的壓力,再看世界杯,多了一份游離在外的現實冷靜。
曾經的世界杯是關于青春,關于夢想,關于激情的盛宴。如今的世界杯是關于人生、關于命運、關于時間的修羅場。
王勃說:物轉星移幾度秋。我不知道我還能追幾屆世界杯,也許有一天我會叫不出球場上那些年輕肉體的名字,甚至壓根分不清他們誰是誰,但只要足球還在轉,我依然會準時等在這里!
03.? ? 球隊篇之有趣的宿命
足球世界以南美和歐洲為最強,幾支頂級豪門,各有千秋。以巴西、阿根廷為代表的南美足球是藝術足球的象征,球員天份極高,技術精湛,且很多球星都是一路從貧民窟的巷子里踢出來的,踢球充滿了自由的想象力。而以德國、意大利、英格蘭為代表的歐洲足球體現著現代工業文明的精準和科學,像一部精密的儀器,注重戰術配合,團隊合作,規整有序。兩種風格我都喜歡,若真有偏愛,還是偏愛南美足球吧,覺得更自由一點。
但若說到我最愛的球隊還是阿根廷,英格蘭和荷蘭,因為他們身上有宿命的味道。
先說荷蘭,在我心目中這是一支充滿詩意和靈性的球隊,他們創造全攻全守,踢起球來行云流水,酣暢淋漓,也從來不缺天才。但令人費解的是,從克魯伊夫到三劍客,到博格坎普,到羅本和范佩西,一代又一代天才巨星為著他們橙色的世界杯夢想升騰又隕落,卻至今只獲得一個無冕之王的稱謂。也許真的只能用宿命這種玄之又玄的東西去解釋了。
荷蘭有這樣一則航海傳說,有一搜幽靈船名叫“飛翔的荷蘭人”,這艘船受到詛咒,注定要在海上漂泊航行,永遠無法返鄉。
我不知道荷蘭是不是也受到了詛咒,永遠只能淪為世界杯的陪襯,而無法成為真正的王。
宿命讓荷蘭看上去更加值得同情,但我更愿意相信飛翔的荷蘭人所指代的現實意象是羅本那兩條強健有力的后腿,在球場上飛奔起來的時候,任誰都追不上。
還有不得不提的是阿根廷和英格蘭這對宿敵。說起他們之間的江湖恩怨,要追溯到1986年,兩支隊伍在1/4決賽狹路相逢。那時,英阿馬島戰爭陰影猶在,面對曾侵略過自己國家的對手,馬拉多納貢獻了堪稱世界杯歷史永恒經典的兩粒進球,一粒是大名鼎鼎的“上帝之手”,另一粒是同樣威名赫赫的"世紀進球"? 。
那屆世界杯,馬拉多納是神一般的存在,他用最具爭議和最痛快淋漓的兩種方式,代表國家奇跡般地完成了對英格蘭的復仇。
時間又來到了1998年,阿根廷和英格蘭又在1/8決賽相遇了,仇人相見分外眼紅。果然這場球踢得格外精彩,在世界杯歷史上又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整場比賽如同最精彩的小說一波三折,跌宕起伏。
大家可還記得那場比賽?上半場前20分鐘雙方各有一次點球,戰成1∶1平。不久,追風少年歐文單槍匹馬突入禁區破門,比分反超,可英格蘭人還沒得意多久,阿根廷隊憑借世界杯歷史上最具代表性的戰術任意球配合破門,薩內蒂和貝隆的心領神會讓英格蘭人慘成背景板,比分回到2:2。
原以為上半場已經高潮迭起了,沒想到下半場更是波折連連,看點十足,兩隊共同上演了一場球場甄嬛傳,老辣的西蒙尼犯規在先將貝克漢姆放倒在地,年輕氣盛的小貝試圖隱蔽的踢倒后者,抬腿輕輕一鉤,這時西蒙尼戲精上身,夸張倒地,成功吸引裁判注意力,小貝被紅牌罰下,之后勝利的天平逐漸倒向阿根廷。點球大戰中,英格蘭以3∶4負于阿根廷。
英格蘭人也是真倒霉,兩次倒在了邪魅娟狂的阿根廷人腳下。
沒想到4年后,兩支隊伍又在小組賽相遇,要不怎么說是宿命呢,仿佛命中注定要來一次徹底了斷,不過這一次,英格蘭人終于開了光,去了霉運,已升任三獅軍團隊長的貝克漢姆褪卻青澀,穩穩將點球推進阿根廷球門,完美復仇,了卻了四年前的江湖恩怨。正所謂事不過三,挺有意思!
這就是足球世界里的江湖,總有一些說不清道不明的東西,我稱之為宿命。
今天,世界杯再次如約而至,在一個被稱之為“戰斗民族”的國家舉辦,一個習慣烈酒、好戰斗勇的國度,會不會給今年的比賽帶來不一樣的感官體驗,又會上演什么樣的宿命之戰,讓我們拭目以待。
04. 主題曲篇之歌聲中的世界杯
說起世界杯主題曲不得不提98年法國世界杯,瑞奇?馬丁唱的那首《生命之杯》,當時那首歌幾乎唱到街知巷聞,連街邊掃大街的阿婆都會哼幾句“go,go,go,ale,ale,ale……”,但事實上這首歌曲并不是98年法國世界杯的正牌主題曲,正牌主題曲叫《我踢球你介意嗎》,但由于波多黎各歌手瑞奇.馬丁的激情演繹,再加上歌曲本身令人血脈噴張的旋律,傳唱度太高,以至于讓人誤以為是主題曲,真是個美麗的誤會。
聽歌識曲,不得不說南美人的熱辣,真是太適合唱世界杯主題曲。另一首令我印象深刻的主題曲是2010年南非世界杯的《This time for Africa》,我們簡稱它《waka waka》,演唱它的是哥倫比亞天后夏奇拉,歌曲瑯瑯上口,夏奇拉的演唱風情萬種,好聽到爆,作為由非洲國家第一次承辦的世界杯,此曲意義非凡。
不過,要說我心目中的第一主題曲,還是那首《意大利之夏》,它不像上面兩首歌曲那么富有動感,但它深沉,深沉得像地中海幽藍的海水,深沉得像巴喬站在十二碼外那憂郁的眼神。它高貴,是文藝復興三杰的畫作,是但丁的《神曲》。它激昂,像斯巴達克斯的號角。它悠遠,是亞平寧半島古老文明的沉淀。它復雜,是意大利人狂野和憂郁的結合。
說到世界杯主題曲,我還想說一說女足世界杯,1999年美國女足世界杯主題曲叫《because we want to》,盡管可能不是那么有名,但我個人認為非常好聽,大家有機會可以拿來聽一下,很有那個時代美國流行曲調的味道。
說到這里,我還想說一個題外話,我一直覺得中國和世界杯是有緣無分,戀人未滿,我們真正意義上最接近世界杯的時刻,不是米盧帶領中國隊闖入日韓世界杯決賽圈,而是1999年那次女足世界杯,中國女隊與大力神杯失之交臂,真的就差那么一點點。那是中國女足的巔峰,那一批女足隊員退役后,中國女足便從此沒落了,也是令人唏噓的一件事。
世界杯過去了,又會回來,四年輪回中,什么都有可能變,唯有照例的人事無常和我愛世界杯的初心或可永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