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數據統計,在中國,每天有1000人猝死,25歲左右的年輕人占大多數……。圈子很小,害怕下一個倒下的人,可能就與你有關。
前段時間狀態不是特別好,就想著要早點睡,好好調養一下,就要求自己11點就去睡,如果中午沒午休,有可能10點半就睡了。
和朋友聊天,一看快要11點了,朋友會說,“老人家“,你的養生時間到了,你該睡覺了吧。
在現在很多年輕人眼里,11點就睡覺,那是不可能的,不論是在外的還是在家的,都覺得,我的夜生活還沒過夠呢。當你說11點要去睡的時候,似乎都要被嘲笑,認為那是老年人才該有的生活。雖然口頭上念叨著,哎呀,你這么早睡真好,實則一種似乎帶著一輕蔑,你不是同類。
現在早上可以的話,我盡量都在家自己做早餐吃,還會吃幾顆紅棗,和同事說起此事,同事一臉的驚訝,“哇,你這么注意養生啊“,我只能報之以微笑。
說起“養生“,相信大多數人和我一樣,第一腦補畫面就是,早晨,一個滿頭白發的老人,在晨光下,大樹旁打著太極;三餐吃的清淡且少。可”養生“明明是個中性詞,為什么,聽起來那么讓人不舒服,因為反差!年齡上的不合時宜。
我是個地產策劃,人們口中常說的地產狗。新聞里偶爾會出現,某某地產公司員工因為經常加班而突然暈倒、猝死等等。我也有過那種,晚上工作到兩三點,早上六七點起床,一個星期里除了吃飯,睡覺,就是寫報告的日子,這段時間你沒有精力、也不會去想任何其他的事。
很多人會在朋友圈“曬步數“,那是曬最多,而我們,比的是誰最少。
還記得以前,看過一篇文章,大意是給地產人士推薦十本書,最后一個本是《頸椎病康復指南》,簡直是神來之筆呀!
對我個人而言,一個人活得很講究,并不是說多注意養生,真正的養生之道大了去,自己說都說不清,只是這樣的人特別知道健康的重要性,知道身體好才是革命的本錢,這句爛俗話的意義,知道要對自己好一點。
從小,父母教育我一定要按點吃飯。記得剛畢業那會,開始參加工作,因為住的遠,下班到家,吃飯就七點多了,自己都覺得正常了,可是對于五點半六點就吃晚飯的爸媽來說,太不正常了,他們總會無比心疼的說,天啊,怎么這么晚還沒有吃飯呢。打那之后,只要超過七點問我,有沒有吃,一律說吃了。
就算再加班,我都要盡可能的做到按時吃飯,哪怕幾口,也總比過了飯點很久再吃或是不吃強,很多人會說,我不想吃公司的外賣,或是等加完班九點十點再回家吃。其實有時候情況特殊,吃了才是最重要的,吃什么在哪里吃,沒關系的;
爸爸的胃之前不好,就是因為年輕時不注意,還經常不吃早飯,得了胃病(現在好了),奶奶為此很操心。我會堅持吃早飯,因為從小奶奶就是這么告訴我的,一定要吃早飯,即便你睡到九點十點,她都要你去喝碗粥。
我的胃很健康,但我看到身邊人或電視里,有胃病的人發作起來時候的樣子:額頭上不斷冒出的汗珠、蜷縮的身體、痛苦的表情,太可怕了,我不知如何應對,如何去安慰,我也不希望它發生在我身上。
知道要加班,怕自己一坐坐太久,我會給自己定個鬧鐘,告訴自己要起來活動活動筋骨了;
早上一杯水的重要性,網咯上一搜一把,想到幾年前還沒有這個習慣的時候,我會想知道,這杯水是空腹喝還是早飯后喝,是刷牙前還是刷牙后,是喝蜂蜜水還是鹽水好,是隔夜水還是剛燒的水。既然早起一杯水很重要,那我就希望這杯水能在我的身體里發揮它最大的作用,反正做起來也不難,不是嗎?
我還盡量保證自己一天一個雞蛋(買個蒸蛋器很方便的),每天要吃水果,一周至少運動兩次(已經算少的了),冬天泡泡腳……
我沒有想延年益壽,活到99,只希望在該有的年紀,比同齡人看起來更健康,更有活力,能放心的吃,大膽的玩,不會因為胃病,很多美食都被生生的拒絕,不會因為沒體,去不了遠處,看不到更美的風景……
更害怕因為我隨心所欲對待自己的身體,而將家人帶到痛苦的深淵。我在25歲的時候,就給自己買了保險,當時的業務員說,像我這種這么年輕就有保險意識的現在很少了,我不知道這樣的人多不多,我只是知道,“保險不是為了自己,而是為了家人而買”。如果真的有那么一天,我不希望我的家人在承受心理上的巨大悲痛時,還要去承受經濟上的壓力!那種無助感一定很煎熬,很煎熬……
有些加班和應酬都是注定的,我們有該做的工作,有該去實現的夢想。但身體也是自己的,是自己的,是自己的,不要抱著僥幸心理,永遠記住,意外和明天,不知道哪個先來,能做的就是去準備,去照顧好你的身體,好讓意外來的時候,程度輕一點,損失少一點,恢復的快一點。
一些長期受益的小事,慢慢的會總從一種堅持到一種習慣,早點開始這些堅持吧,也許正是它們在死亡的這條道路上,阻礙著“死神”的提前到來。我相信身邊也有這樣的人,你要相信我們的一些生活方式,不代表你老了,而正是,你要比別人活得更年輕,去更有朝氣的活。
那些長期熬夜加班的人,希望有一天,當你真的有條件早睡的時候,躺在床上的你不是在玩手機,又度過了一個熬夜的夜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