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剛剛,看到有書友寫的一篇第一筆工資。我就想到了我自己。事實上,只是略微想到,并沒有真正意義上想起具體情況。是從事的什么行業(yè)?做的什么崗位?具體發(fā)了多少錢?又用來做了什么?......
好像一路走來,都沒有太多規(guī)劃,錢發(fā)了就用也沒有什么規(guī)劃雖然沒有積存但是也夠用。其實,夠用不是因為工資多,印象中我拿過一個月五百,還有七百,總之,比起同期畢業(yè)的同學們我的工資確實很少。
那時候是真的幸運,畢業(yè)離校我的舍友和老友分別收留了我,至少在我離校后安家省去了太多的繁瑣,也真是很感謝他們。之后因為新工作帶宿舍,再后來又是借宿在哥哥家,再后來還是借宿,依舊是感激。等獨立租房時候也是被安排好了直接入住的。
一路來,在安家這件事情上,自己真的是從沒有操心過。也正是這樣,總是想起那些曾經借宿給我的親朋好友,滿滿的感激。那時候,說的最多的一句話就是,以后等我有能力了有錢了,就要好好報答你。然而,多年后現(xiàn)在,發(fā)現(xiàn),自己每一步的倒退。少與好友們聯(lián)系,也不知他們都做什么。但是總是有一些蛛絲馬跡能夠猜到他們都不錯。有時候總是會感慨,這十年,我是如何讓自己一步步走到如此境地。面對現(xiàn)在的自己,不自知不自信不置信。。。
到現(xiàn)在,真的覺得,人生真的不能有讓自己松一口氣休息休息的一個念頭。只一念起,就將萬劫不復。
可能很多人不信,我也不信,那時候,總想太累了,可不可以稍稍休息下。后來,真的休息了,就發(fā)現(xiàn),“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一休息,便再也不能奮起,沒有足夠的魄力和毅力,那舒適的狀態(tài)真的好難突破啊。如果再給我一次機會,我寧愿,每天披星戴月坐高鐵跨市區(qū)通勤,也不愿為了就近而入職,因為舒服一時就面臨著之后的難以跨越。
從此,我不是一個有工資的人。準確說,從我內心懈怠的那一刻起,我就注定要失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