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發自簡書App
中午,房間里被陽光灑滿。
小女兒:今天發生一件事情我很不高興。
我:什么事啊?
小女兒:就是有個背誦比賽,老師點了五名男生和五名女生去參加。可是有個女生她沒有被點名也跟著站起來了,我很生氣。
我:哦,你為什么生氣呢?是覺得她不誠實?
小女兒:嗯,不光這樣,她還是我的好朋友。
我:那你有沒有過不誠實呢?
小女兒:想半天……咯咯的笑起來說有,又說那不一樣啊!我只在家里不誠實沒在外邊啊!
我:家里和外邊有什么不同?
小女兒:她……反正……
其實,我明白她想說的意思,這個同學濫竽充數的去代表班級參加比賽了,而且老師沒有發現。她首先覺得這種行為有不自覺或者欺騙的感覺,更在意的是這個人竟然還是自己的好朋友。她在考量朋友關系要不要或者值不值得再繼續,也因朋友的行為和自己的不同而沖突著。
之后我們并沒有繼續這個話題,本來某一瞬間想跟她說點道理什么的,但很快就放棄了。現在我更看重的是她能和我說這些事情,其他并不重要。
并且我發現,只要她現在和我說話,不管我干什么都會停止下來,看著她認真聽她講話,完全是自動發生,沒有用意識調動行為去這樣做。
這樣的交流平等、自然而且溫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