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以讓胡波封神的一部電影,可惜他死了。彭昱暢本色出演的一部電影。章宇神演技的一部電影。
很多人在看了《藥神》和《無名之輩》后,喜歡上了章宇,都說章宇在這兩部電影中的表現搶眼。說真的,章宇在《藥神》中的表現只能是中規中矩。而在《無名之輩》中,導演糟蹋了章宇的演技。但是在《大象席地而坐》中,章宇把一個八線城市的矛盾小混混,表現的淋漓盡致。特別是在196分鐘到214分鐘之間的這組長鏡頭,真的是一鏡到底。章宇把一個從兇狠到沉思,從悲傷到掙扎,從放下到解脫,從認同到蔑視,再到視死如歸,這段表演在中國電影史上寥寥可數。這讓我想起了《犬舍驚魂》中最后那個無言的片段,何其相似。
胡波是一個很有才華的導演,這是他的第一部長篇電影,也是唯一一部。如果他還活著,必須感激自己所做的堅持。
在我來看,這部電影也有點長了,長了十五分鐘,在課程駛往公路那里停止正好,后面出現的部分,有些畫蛇添足?;蛘哒f,導演刻意把電影人物停留在那個部分,所表達的是一種無路可去無奈之境。
有人說,整部電影都處在一個凄涼的氛圍之中,讓人壓抑異常。不過我覺得,導演把電影背景處理的很好,并不像是一個真實的社會背景,更像是一個賦予了某種帶有魔幻色彩的現實。就像那只大象,那個只會坐著的大象。這是電影中生活的代表,也是電影的背景。
還有人污病電影長鏡頭太多,拖沓了電影的節奏,更讓電影進入到了一種不可自拔的泥沼之中。個人覺得,這就是導演功力所在。不否認,快速剪輯現代商業電影的主流,但縱觀國內外諸多導演,伯格曼、黑澤明、侯孝賢、賈樟柯多是擅用長鏡頭的大師。而在《大象席地而坐》之中,長鏡頭所表達出來的真實感和情緒連貫性,是多少人不敢嘗試的。
而且,長鏡頭更考驗演員的演技。一個演員的演技好壞,在長鏡頭在最能體現。在胡波的《大象席地而坐》中,我們看到了彭昱暢和章宇的真是實力,事實證明,這兩個演員未來的潛力絕對是無窮可能性的。
還有人說,導演心里開不出美麗的花,可這部電影從頭到尾,到處都是驚喜,心里沒有海洋,哪來這許多的浪花。導演對生活的觀察很細膩,從一座城到一滴雨,從一個人到一句話。
電影的開頭是一段獨白:“他告訴我,滿洲里動物園有一只大象,它他媽整天就坐那兒,可能老有人用叉子扎它,也可能它就喜歡坐那兒,誰知道呢,然后就好多人跑過去抱著欄桿看,有人要扔什么吃的過去,它也不理。”噢,那只迷茫而憂傷的大象。說這段話的人,是于誠。于誠說這段話的時候,老金和黃玲剛起床,而韋埠正用膠帶纏鋼管,準備和于誠的弟弟于帥開戰。
于誠嘴里的那個他,是于誠要好的哥們兒。于誠說這話的時候,正從于誠哥們兒的床上坐起來,身邊是于誠哥們兒的媳婦。一根煙沒抽完,于誠哥們兒敲響了房門,發現了于誠和媳婦的勾當,隨即跳樓自殺。哥們兒跳樓身死,于誠誠惶誠恐,正欲收拾東西出門躲幾天的時候,母親打電話來,告訴于誠,于帥被人打了。
于帥是誰?于帥是個垃圾高中的混蛋學生,以欺負同學為樂,蠻橫不講理,還是個集父母寵愛于一身的富二代。因為誣賴同學李凱偷了他的手機,混亂之中,被前來幫襯李凱的韋埠推下樓梯身死。
韋埠是誰?韋埠是個從小跟奶奶長大性格孤僻,缺乏社會經驗的17歲高中生。父親是個因為受賄被開除了的警察,脾氣暴躁,酗酒。韋埠傷人之后,努力想要逃脫。可在逃脫過程中,發現奶奶身死多日也沒人管。想帶著愛戀的人一起離開,卻發現了女友黃玲和教導主任不正常的感情關系。他在曠野中大喊:“你怎么不去死?”
黃玲是誰?黃玲與母親相依為命,可母親因為工作關系嘗盡了世間冷暖,蠻橫而冷漠。得知女兒和學校教導主任的關系,只會問女兒你和她水果沒有。受夠了這一切的黃玲,決定和韋埠一起逃離。
而老金是個和韋埠狹路相逢的老人,被女兒女婿排擠,住在陽臺還不夠,還要被送往養老院。接連受到了愛犬被咬死,在家被人欺負女兒女婿冷漠的態度之后,老金決定帶著外孫女離家出走。
于誠也好不到哪里去,父母偏心自私,對于誠的成長是任其自生自滅。電影里對于于帥父母有兩處描寫,第一處是母親電話通知于誠,你弟弟被打了。于誠問,難道讓我打回去?于誠媽媽連回問了三遍,你為什么這么不要臉。第二處是在醫院里,被母親抽了一巴掌,被父親踢了一腳。從這里就能看的出來,于誠為什么成了個混混。
仔細分辨你會發現,故事里面四個主人公,都被原生家庭排擠的,成了無處可去的孤獨靈魂,所以才一致想去滿洲里看大象。
雖然四個人都想逃出去,可光看這四個人的身份,怎么逃得出去。于誠身上背著人命,韋埠黃玲是未成年,老金年紀老邁,就算逃出去又能怎么樣呢?這種絕望,并不是電影作者賦予的,而是社會本身就存在這樣的問題。
再看其他人的身份:丟狗的夫妻中,妻子問韋埠是不是看見他們家狗了,韋埠沒有回答,就詛咒韋埠會被車撞死。而那個丈夫,打了韋埠一頓,也詛咒韋埠和老金被車撞死。韋埠奶奶身死多日,住在樓上的二叔竟然不知情。教導主任更是個下流的貨色,只關心自己的升遷,學生們的未來根本和他半點兒關系都沒有。而作為黃玲的朋友,得知和黃玲關系曝光后,直接把黃玲攆出了自己家門。于誠的女朋友呢,一個喜歡在朋友圈曬美食旅游的虛榮女人,對于誠的大象一點兒都不感興趣。
電影中的四個主人公,都是被這個社會背離了的人。我們看《狗十三》都想罵一句這狗B的社會,《大象席地而坐》呢,真的沒法說。在這里忽然想起來孝順這個問題,作為于誠韋埠黃玲經歷了這樣的遭遇,怎么去孝順?就像那條深圳視頻中,那個被親生父母打的麻木了不敢反抗也沒力量反抗的小女孩,你讓心里怎么能生出愛這個奢侈的東西來?
生活有美好的東西嗎?有,就像教導主任和黃玲之間。教導主任想找個傾訴對象,黃玲想找個溫暖干凈的環境,可惜這種美好是那么的脆弱,一個小視頻就給打碎了。黃玲和韋埠之間的愛情也很美好,可是面對未來,就像是黃玲說的,踢毽子能過日子嗎?韋埠和李凱之間的友誼美好不?美好,可李凱最后還是自殺了。老金和外孫女之間的隔代親也很美好,可面對現實,就像是一把鋒利的刀子。于誠在小城里有頭有臉,可總是那么孤獨和倔強。
所有的美麗在現實面前,是那么的脆弱不堪。就算你有槍那又能怎么樣,最后還不得干死自己。
回到開頭,那個從陽臺上一躍而下的人是誰,其實那個人就是導演心里的自己。于誠說,那個大象的故事,是死的那個朋友講的。而這部電影改編自胡波的短篇小說《大象席地而坐》。所以,你才會明白,大象為什么席地而坐,因為他媽的大象的腿斷了。
還有一部關于大象的電影——《大象之歌》,電影的最后,麥克也死了。飾演麥克的家伙,叫澤維爾多蘭,他后來成了導演,拍了兩部電影,一部叫《我殺了我媽媽》,一部叫《只是世界盡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