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7月12號? 吳瑩
不知不覺,社會實踐只剩最后兩天,大家都很珍惜在一起朝共同目標而探尋的感覺,享受一路上的點點滴滴,對不同的傳統文化充滿好奇與憧憬。最后一天聚焦中原隊來到了河南省博物院進行參觀與學習,由于主館在維修,我們進入的是“中原古代文明之光”展廳。走進新石器時代里所熟知的文化非仰韶文化莫屬了,常見的有刀、斧、鑿等,骨器也相當精致。在這個展廳里我看見了一個長約22厘米的骨笛,聽講解員說這是河南博物院九大鎮院之寶之一——賈湖骨笛,經測試骨笛可吹出接近七聲的音階,是我國迄今為止發現最早且音樂性能最好的管樂器,被稱為中國管樂器的鼻祖。繼續往前走,就進入了夏商周時期,石質的展物被銅做的展物所替代,按照鳥的形象制成的青銅器在商代晚期極為盛行。那些貴族專用的酒器及飾物,真是栩栩如生,壯麗輝煌!隨后我們還參觀了其他的鎮院之寶:宮殿的實物還原模型、人物還原模型、畫壁等,每一處都給我以神圣的感覺,這些巧奪天工的展品都是古代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
中原,本意為“天下至中的原野”,是中華文明的發祥地,是華夏民族的搖籃,被視為天下中心。而河南博物院正是中原文明和文化的縮影,讓我們見識到了古代的文化,感受到先人的智慧,對我們也是一次不小的熏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