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年冬天,上海冷了,我懶了,我原來本喜歡忙碌,卻不知為何常常一個人發愣。其實我也會懷疑自己是不是有病,總想找點什么來解脫自己,卻不知道自己要解脫的是什么,也許長久孤獨在外,難免有糾結憂愁。秋將去冬要來,我就跟著這樣過著。之前每天下班的路都一成不變的,不知道從什么時候開始,我已換了一條路回家,不過這也才發現,這是換了一個世界。我奇怪以前為何總是走那條喧鬧而充滿塵囂的路,總是匆匆忙忙的,好像我的眼里只有家。可是不記得哪天開始,當我一個人,不自覺的,走向了這樣一條安靜而幽雅的路,我才發現,其實回家的路上,也是一種享受。
我不再匆忙,悠蕩著,如江上的游輪。比較不識趣的是,剛出了公司門口不遠,就有了紅燈,我沒有興趣欣賞那東西。這一路上,每走到了紅燈處,我總是很矛盾,闖還是不闖?后來慢慢發現,那得看我的心情,當心情好時,就算十字路口周圍連只人影都沒有,我也會哼著歌停下來,慢慢的等待紅燈閃啊閃過。當心情糟糕時,即使對面橫過來一輛卡車,我也得和它搶搶道,我從沒想過那時的紅燈會是催命的閻王。
路上車不多,行人更少,難得的幽靜。兩旁的梧桐樹蓋著路,秋末的落葉輕盈地點綴著,不時迎來從樹梢叢里露出的老別墅,猶抱琵琶半遮面,我總舍不得走太快,反正是下班。路過一個外國大使館時,我總愛停頓下來,不過說實在的,這大使館有些破爛老舊,讓人感覺歷盡滄桑,歷史感強烈。我總是會注意到門口站崗的那兩個哨兵,他們筆挺的身子,在這深秋幽靜的大街上,雕像似的站在大門兩邊,沒有表情,紋絲不動。這冬天要到了,夜里冷,他們裹著軍大衣,總覺得太不合身,這哨兵的身材怎么那么瘦小。使館旁邊是一家阿拉伯風格的半露天酒吧,每次路過時,里面的音樂總悠悠的飄來,聽起來總感覺像小時候看阿凡提時的背景音樂,我不太會欣賞,只喜歡里面的木桶裝啤酒,不同于衡山路上的,來一杯就可以讓你悠然地進入無邊的思憶。每次從酒吧走出來時,門口外總有個脖子上掛著煙箱的阿姨問我要不要買煙,弄得我幾乎都認為自己成了一個名副其實的煙鬼。
走吧,秋風颯颯,夜色漸漸深了,街上也越來越靜。
又遇到了紅燈,只好停了下來。
這邊路上還有一個酒館,里面全是木裝修,黯淡燈光照著,分外有格調,兩個人坐在柜臺邊上,嘴里說著什么。透過玻璃櫥窗望進去,密密麻麻、層層疊疊全是洋酒,感覺就像法國電影里藏紅酒的酒窖。不知這里的酒美不美,是可以一醉解憂愁,還是能把酒論英雄?我忍不住要走了進去,可想起自己羞澀的錢包,又只能促足不前了,這酒指定不便宜吧。
回去吧,肚子餓了,前面就是超級市場,家里面的冰箱空了嗎?今晚該吃什么了?街燈照不亮這條街,無論何時,總去不掉這幽靜的氣氛。走吧,今晚不知道是不是又要到凌晨才能入睡……
我聽說,有一種生活,就叫做在路上。不管做什么,總是一種在路上的感覺,沒有盡頭,瀟灑自在,從來沒有想過要到達目的地,只是一路走,一條路走膩了,就換另一條路,自己開心就好。
走吧,無論前方是萬丈深淵,還是荊棘密布。
走吧,或許前方,有著知心同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