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約是十五六歲時,突然覺得自己不會再愛了。十六歲到十七歲的那個過渡,剎那間感覺老了,那種從未有過的悲傷和無奈涌上心頭,我想,大概是沒有青春了,以后大概是找一個人平平淡淡地過一輩子,不會再有轟轟烈烈的愛情了吧。
我不知道,是生活改變了我自己,還是我改變了我自己。記不清,是十八歲還是十九歲那年的生日,突然想了許多,想起過去年少,想起眼前生活,想起無知未來。說是胡思亂想,倒不如說是想通了人生。
一輩子,說長不長,但也不短,怎么可以被婚姻束縛呢?誰說過了十六就不再年少,誰說不青春就不能擁有一場轟轟烈烈的愛情,不過是自己想想,約束了自己罷了。
總覺得,男人再好,可是過一輩子總還是會厭倦的,不管是對方還是自己,但至少我是一個這樣的人,知道對方的好,卻誰也阻止不了我厭倦。最好,在差不多的時候,找個志趣相投的男人,結婚,不生孩子,我這樣的性格,大約不適合有孩子,這樣,對大家都好。過個幾年,厭倦了,離婚,然后投入一段新的愛情,無關乎婚姻,只享受其中的樂趣。然后,再厭倦,再結婚,離婚,或者索性不結婚也就省得離婚。
有時候,又總是自我矛盾。找男人,總得挑個好的,但是過不了幾年,分開,可他若真是個好男人,那我又于心何忍,卻又不想欺騙自己與他繼續(xù),那樣的日子,過得跟道德綁架似的吧。那既然這樣,找個不好的,也不是不好,也許像我一樣,對于愛情,無關乎婚姻,可又覺得虧待了自己,既然找了,為何不找一個更好的。如此這般,總讓自己陷入一個無盡的死胡同。
愛一個人,其實真的不應該被婚姻綁架,除非你們都愿意廝守到天長地久。思修老師說,夫妻婚后逐漸矛盾增多,是因為一個人在進步,而另一個停滯不前甚至是在后退,導致兩個人的距離越來越遠,產(chǎn)生了分歧。說得很有道理,這一點我承認,可是說到底,不過是雙方有一方或者其實兩個人都對對方產(chǎn)生了厭倦,任何說辭,不過是為自己的所謂不忠找個托詞罷了。和平分手,各尋所愛,不是挺好么?
愛情無關乎婚姻,渴望陪伴,卻不希望被束縛,一方面索取安全感,一方面撲騰著翅膀想要自由,也許我的觀點是個謬論吧。不過,人的一輩子,開心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