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荊棘鳥》這本書,是我看完之后才覺得,這真是一本很好看的書,可以稱為巨著。這是一部家世小說,以女主人公梅吉和神父拉爾夫的愛情糾葛為主線,描寫了克利里一家三代人的故事。情節(jié)曲折生動,敘寫了克利里家族十余名成員各自的人生悲歡離合。
這兩個主人公是貫穿全書的主線,拉爾夫神父一心向往羅馬教廷的權(quán)利,但他卻愛上了美麗的梅吉,內(nèi)心處于權(quán)利與愛情的深刻的矛盾中。
開篇從梅吉四歲時開始講起,那個有著一頭令人艷羨的紅色卷發(fā)的美麗可愛的小姑娘,克利里家族唯一的小女兒,不過疼愛她的卻只有大哥弗蘭克和父親帕迪,母親對于女兒過于冷淡,不抱她不吻她,哪里有一個母親對女兒應(yīng)有的疼愛呢?梅吉非常喜歡弗蘭克,他會疼她,保護她不受其他哥哥們的欺負。
梅吉童年時,印象最深刻、最觸動我的一部分是,梅吉去學(xué)校,與一個小女孩玩耍交好,結(jié)果頭上染了虱子,然后母親菲和父親帕迪竟然無比憤怒—對那個傳給梅吉虱子的家庭,還異常粗暴地把梅吉那滿頭帶著自然卷的紅頭發(fā)全部剪掉,并且用煤油給全家洗頭發(fā),把頭皮洗的深一塊淺一塊的裸露出來,導(dǎo)致難看至極,這對一個女孩子來說,該多么難過啊!而且菲還讓她第二天依舊去學(xué)校,全然不顧梅吉的自尊心,不考慮她在學(xué)校會不會遭受嘲弄,可憐的梅吉啊~我不知道,那個時代,那個國家,就是用這種方法來去除虱子的嗎?什么都燒掉、用煤油洗,包括頭發(fā)和頭皮?總會,這部分讓我很觸動和震驚,很同情梅吉。同時也感嘆于作者的才思斐然。
他們舉家遷到澳大利亞的德羅海達去了。年輕的拉爾夫神父一見到小梅吉,就喜歡她了,他能看到她氣質(zhì)的不同與美麗,然而,更多的應(yīng)該是對她處在這樣一個明顯不珍惜女兒的家庭的憐憫與疼惜。他們年齡相差十七歲,剛見面時拉爾夫愛梅吉,不過卻只是對孩子的疼愛。
拉爾夫眼中的梅吉:“她非常美麗,卻更加可愛,更加傳神;至于她的性格,他認為那是完美無瑕的女性的性格,溫良內(nèi)向而又極其堅強。”起初,拉爾夫還認為“她是個孩子,因此,對他的生活道路和教士的聲譽沒有任何危險。”他這樣想,真的是大錯特錯了。小時候,他確實對梅吉的愛是對一個美麗的孩子的,但是后來,他沒有意識到梅吉已經(jīng)長大成了一個窈窕的女人,完全沒有意識到,他必須把她當成一個女人來看,而當意識到時,他已無法克制對梅吉深刻的愛了。他卻一直在自欺欺人。
全書對拉爾夫神父的描寫非常多。他是一個全心全意效忠于教會,忠誠于上帝的教士,任何人、任何事、任何美色都無法動搖他,甚至都并不能讓他產(chǎn)生一絲一毫表情上的變化,讓所有人都覺得,他是一個多么純潔、高尚、堅貞、堅定的人!
漂亮、英俊、身材高大,仿佛圣人一般的拉爾夫神父,他是多么迷人啊!我認為,任誰也無法阻擋他的魅力,任誰都會為他著迷,都會尊敬他,喜歡他。如果上帝有模樣,那一定就是拉爾夫神父的模樣吧!上帝的眼睛或許就是他那種清澈的、能夠洞悉一切和撫慰一切的藍眼睛吧!書中給了他多么高的評價~
不過,這個人也確實有他的私心,他服務(wù)于瑪麗卡森這個老女人,確實是為了她那龐大的巨額產(chǎn)業(yè),以及他會因此獲得的財力和在教廷的權(quán)利和地位。這些是他一心追求的東西,也正是因此,狡猾的、一心求拉爾夫而不得的瑪麗卡森才能在臨死時給他出那么一個難題:要么背叛梅吉一家,獲得本應(yīng)是他們的財產(chǎn)與產(chǎn)業(yè)——他所追求的權(quán)利;要么按照原遺囑,把產(chǎn)業(yè)留給克利里一家,他一無所獲。當然,在這個選擇面前,他只是小小的糾結(jié),他必然會選擇得到這龐大的產(chǎn)業(yè)以及權(quán)力,但因此,他也就不能繼續(xù)留在梅吉的身邊了。而且心中充滿對梅吉的愧疚感,畢竟他背叛了她。真是很奸詐的一個老女人!她的死都令人厭惡。
梅吉的性格確實很美:‘她不是圣女,或是比最美好的東西還要美好的什么,她只不過是從不抱怨,她具有善于容納一切的天賦——這或許就是禍根?不管已經(jīng)失去什么,或?qū)⑹怯泻卧夥辏寄苡赂业某惺芟聛恚瑢⑵鋬Σ仄饋恚哆M她生存的熔爐當作燃料。’真的是很堅韌的性格,也正是如此,她才能夠在各種艱苦的生活環(huán)境中勇敢的生存下來吧~讓人不得不喜歡她。
最震撼人心的一個場景,就是梅吉與拉爾夫在麥特萊克島重逢的時候,兩個人內(nèi)心情感的錯綜復(fù)雜,以及情感的碰撞與迸發(fā)!因為他們兩人一直都彼此深愛著,從未改變,即使發(fā)生了什么變故,即使梅吉嫁人了,依然不改對對方的愛。這次重逢真的是既幸福又痛苦的經(jīng)歷,拉爾夫的內(nèi)心做著無比強烈的斗爭,他想要欺騙自己,但是他的感情卻不容他再欺騙,逼他承認自己的愛和渴望!
當他抓住梅吉的那一刻,她就徹底沉淪了。“為保持他靈魂完美的令人苦惱的斗爭,意志對愿望的長期壓抑,全都不重要了;一輩子的努力在頃刻間冰消瓦解。所有那些力量都休眠了,沉睡了;他需要一種混沌狀態(tài)的生發(fā)、彌漫,在這種狀態(tài)中,理智屈從于情欲,理智的力量在肉體的熱情中泯滅。”這段話語把拉爾夫那種渴望和激情表達的淋漓盡致,讓人讀起來都感到一種爆發(fā)力,似乎想要一切理智,一切無關(guān)的東西全部都消失!只想充分爆發(fā)出自己的激情和欲望。
梅吉與拉爾夫做愛的情節(jié)寫的非常好,我不由得佩服作者,更加佩服譯者,怎能寫出這樣美麗而又有張力的詞句?!同時把拉爾夫內(nèi)心的糾結(jié)與迷茫表達的很貼切,讓我都能感覺到他內(nèi)心的掙扎、痛苦以及難以名狀的歡樂。好錯綜復(fù)雜呀~
讀這部分的時候,我的心情也比較復(fù)雜,有點想為拉爾夫流淚,也想為梅吉流淚。拉爾夫內(nèi)心的掙扎以及長久以來的壓抑,我很為他感到同情,為什么一個正常的男人能夠如此克制自己的情欲?怎么能把自己一心獻給上帝呢?為梅吉,是因為她深愛的拉爾夫,無法得到的拉爾夫,在此刻,終于屬于她了,她終于贏過了上帝一次!為她高興的流淚。這部分的文摘也分享給大家,沒準你讀后,就會想要去看這本書了呢~
“一個男人,永遠是一個男人。我是一個男人,永遠成不了神;生活在人世間去追求神性,這不過是一種幻覺。我們這些教士都渴慕成仙得道嗎?我們斷然棄絕了一種大可辯駁地證明我們是男人的行為。” ? ? ?
?? ?其實看到這段話,對于我這個不信仰宗教的人來說,我認為,拉爾夫終于開竅了?當然,我是無法理解教士對于宗教,對于上帝的愛,到底是怎樣一種感情。一個人怎么會愛上帝勝過愛任何人?!人為什么會那么愛上帝?愿意獻身于上帝,永遠做他的奴仆,心甘情愿的接收他的懲罰呢?
“他用胳臂摟著她的頭,用充滿淚水的眼睛望著那平靜的、微微發(fā)亮的臉龐,望著她那玫瑰花苞的嘴,微微地張著,氣喘吁吁,無法抑制地發(fā)出了驚喜的“哦哦”聲。她的胳臂和腿繞在他的身上,就象是把他和她縛在一起的有生命力的繩索,柔滑、壯健,使他神蕩魂搖。他把下巴放在她的肩膀上,他的面頰貼著她那柔軟的面頰,沉浸在一個男人在與命運博斗的那種令人發(fā)狂而又氣惱的緊張狀態(tài)之中。他的腦子感到暈眩、頹喪,變成了一團漆黑,失卻了光明;因為有那么片刻、他好象置身于陽光下,隨即那光輝漸趨暗淡,變成了灰色,終于消失了。這就是作了一個男人,他不能再作了。但這并不是痛苦的根源,痛苦在于最后的那一刻,那有限的一刻,在于寂然而凄涼地認識到:這種癡迷狂喜正在消逝。他不忍心放開她。現(xiàn)在,在他占有她的時候不忍放開她;他是為了自己才造就她的。于是,他緊緊地抱著她,就象一個在荒涼的海中溺水的人緊緊地抱住了一根殘桅斷桁似的。過了一會兒,在一次相類似的、迅速到來的高潮中,他的情緒又活躍上漲起來,再次屈服于那謎一般的命運。這是男人的命運。”
這段歡愛的描寫很簡短,沒有很多肉欲,但是極富張力,比喻也是那么貼切,很能夠讓人產(chǎn)生共鳴。
他正在想,在他一生中,還從來沒有醒來時看到有另一個人睡在同一張床上。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這比先前的性行為更使他感到親切,著意地表明了和她感情上的聯(lián)系,表明了和她的依戀。就像充滿了大海氣味的輕盈而虛涉的空氣,就象陽光普照下的花草樹木,如此的令人心醉。有那么一陣子,他就象插上了一對各不相同的奔放不羈的翅膀的翱翔著:一個翅膀是由于放棄了與她搏斗的戒律后產(chǎn)生的寬慰,另一個翅膀是放棄了這場長期而又令人難以置信的該死的戰(zhàn)斗這后的平靜。他發(fā)現(xiàn)投降比打仗要甜美得多。啊,可是我和你惡戰(zhàn)過一場呀,我的梅吉!然而,最終我必須粘在一起的不是你的碎片,而是我自己那被割裂的整體。
這兩段話如此強烈的表達出了拉爾夫內(nèi)心的掙扎,與命運在搏斗,令人發(fā)狂而又氣惱!與心愛的人在一起,多么幸福的一件事,但是感到自己卻在被撕扯,自己的整體被割裂了......
你卷進了我的生活中,向我表明:一個象我這樣的教士的驕傲是多么虛假,多么自為以是。我象金星那樣渴望升到只有上帝才能存在的地方去,也象金星一樣落下來了。在瑪麗·卡森面前,我保持了純潔、服從,甚至窮困。但是,在今天早晨之前,我根本不懂得什么是謙卑。仁慈的上帝啊,要是她對我毫無意義,也許還容易忍受。可是,我有時覺得我愛她遠過愛你。這就是你的懲罰的一部分。我從來沒懷疑過她,而你呢?不過是一個騙局,一個幽靈,一個小丑,我怎能愛一個小丑呢?然而我卻愛了。
難道拉爾夫會因為這次行為而放棄對上帝的愛嗎?并不會,他還是那個效忠于教會的教士,這次墮落反而能夠讓他更加明了一些事情吧~
“因為只有那些曾經(jīng)失足墮落過的人才明了榮枯興衰之道。”他可能更加能夠明晰自己和上帝的神旨了吧~
故事情節(jié)太豐富,沒辦法一次寫太多了,這第一篇就先寫這些,之后有時間的話,會繼續(xù)記敘另外幾個我感受深刻的人物~
這是我第一次寫文,全都是有感而發(fā),自己純粹的想法和感受,沒有參考任何別人的書評,有表述不妥的地方還望包涵,不要跟我計較哈~而且完全沒有文采和文筆,大家看到這里也真是辛苦大家了~~最后附上全書的結(jié)尾吧~之后再詳細分析結(jié)尾和書名深意,耐心等待哦~
鳥兒胸前帶著棘刺,它遵循著一個不可改變的法則,她被不知其名的東西刺穿身體,被驅(qū)趕著,歌唱著死去。在那荊棘刺進的一瞬,她沒有意識到死之將臨。她只是唱著、唱著,直到生命耗盡,再也唱不出一個音符。但是,當我們把棘刺扎進胸膛時,我們是知道的。我們是明明白白的。然而,我們卻依然要這樣做。我們依然把棘刺扎進胸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