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首先了解下Activity的四種啟動模式分別是:
- standard
標準模式:在不指定啟動模式的前提下,系統默認使用該模式啟動Activity,每次啟動一個Activity都會重寫創建一個新的實例,不管這個實例存不存在。
- singleTop
棧頂復用模式 :如果在任務的棧頂正好存在該Activity的實例, 就重用該實例,否者就會創建新的實例并放入棧頂(即使棧中已經存在該Activity實例,只要不在棧頂,都會創建實例)。
- singleTask
棧內復用模式:如果在棧中已經有該Activity的實例,就重用該實例(會調用實例的onNewIntent())。重用時,會讓該實例回到棧頂,因此在它上面的實例將會被移除棧。如果棧中不存在該實例,將會創建新的實例放入棧中。
- singleInstance
單例模式:在一個新棧中創建該Activity實例,并讓多個應用共享改棧中的該Activity實例。一旦改模式的Activity的實例存在于某個棧中,任何應用再激活改Activity時都會重用該棧中的實例,其效果相當于多個應用程序共享一個應用,不管誰激活該Activity都會進入同一個應用中。
其實上面的解釋誰都會說,但是實際上我根本不了解,或者說我沒有用過這些,我的Activity啟動模式一直是默認的。所以,我們在這里會交大家怎么使用它們。
首先,大家在使用它們之前,要考慮個問題,就是它們為啥會出現?我們為啥需要它們?
然后這里跟大家解釋下它們出現的原因:
我們啟動Activity的時候都是通過startActivity、startActivityForResult
,剛開始第一個Activity
出現也是通過這個的,不過是隱式調用罷了。那么這么我們啟動這么Activity
,總要有個東西管理它們吧。是的,有一個工具來管理它們,叫Activity
管理棧即Task來管理它們,這個棧有什么特點呢?
- 先進后出
- 任務棧內的
Activity
清空后才能退出程序
這樣,Task就能管理所有的Activity
的創建和它們的生命周期了,但是這樣又有新的問題出現了。舉例:
我們開始啟動FirstActivity,然后從FIrstActivity跳到SecondActivity,再從SecondActivity跳到ThirdActivity,現在我們要返回FirstActivity.這時我們不能直接
startActivity(new Intent(ThirdActivity.this,FirstActivity.class))
,為什么,因為這樣會創建一個新的FirstActivity。所有我們只能在ThirdActivity中finish()
,然后在SecondActivity中的onActivityResult()
方法中再finish()
,這樣才返回到了FirstActivity。大家發現了,這樣很麻煩。假設你不需要返回剛開始FIrstActivity的實例,新創建也沒關系。我就喜歡直接startActivity
跳過去。這樣的話,新的問題又產生了,如果你要退出程序怎么辦?我們退出程序一般是按返回鍵退出的。你一直按back
返回鍵的話,它會先跳到FirstActivity,然后再到SecondActivity,再到FirstActivity,這樣才能退出,這樣是不是很麻煩,而且用戶體驗也很不好。
所以,這個使用我們尋找一種解決方法,解決上訴的問題。于是,Google提出了Activity
的四種啟動模式。我們現在來分析下四種啟動模式。
Standard
Activity
的啟動模式為standard
的時候,每次startActivity
時都會產生一個新的對象,就和我們A a = new A()
是一樣的。
SignleTop
當
Activity
的啟動模式為signleTop
的時候,但它處于棧頂的時候,說的清楚點,就是當前頁面現實的Activity
為它的時候,startActivity
的時候跳到的是本對象。如果當前對象不是它本身的時候,它和standard
是一樣的。那么這樣的話它有啥作用呢?還是舉個例子:比如你點美團外賣的時候,手機會收到外賣的進度情況,如果你點擊了一條通知,然后會進去一個外賣訂單進度顯示的界面,如下:
S71105-170442.jpg
這時,外賣訂單信息跟新了,你點擊更新的信息,就會直接進去改頁面,然后訂單信息跟新,這時沒有跳轉新的頁面。不知道這時你是否考慮到一個問題?如果沒有跳轉界面,那么我在哪兒獲取Intent
的消息?當然有方法獲取,這時會在onNewIntent(Intent intent)
這個方法中獲取Intent
,就不能在生命周期中獲取getIntent
,切記!
SignleTask
Activity
的啟動模式為SignleTask
的時候,不管怎樣跳轉到本Activity
的時候,那么任務棧Task就會把它頂到棧頂。這么說比較抽象,那么還是舉例子說明吧。我們先來看上面例子中我么遇到的問題:我們開始啟動FirstActivity,然后從FIrstActivity跳到SecondActivity,再從SecondActivity跳到ThirdActivity,現在我們要返回FirstActivity。上面已經說了,我么不能在ThirdActivity中直接startActivity()
,因為這樣會產生新的實例,而且退出的時候很麻煩。那么當我們的FIrstActivity的啟動模式為signleTask
的時候,我們就可以直接這樣用了。因為任務棧Task不是產生新的FirstActivity
,而是會把FirstActivity和ThirdActivity中間的Activity全部finish
掉,這樣FirstActivity就會在棧頂了,跟我們手動finish()
作用一樣的。當然,傳遞消息也不是走生命周期,也是走OnNewIntent(Intent intent)
方法。這里也說下它的作用,一般它為程序的主界面,即MainActivity
,為什么呢?因為這樣不管從哪個Activity
返回主界面的時候直接startActivity
就行,而且保證主界面的唯一性。
SignleInstance
這種啟動模式,一般很少見或者很少用。為什么呢?因為它是一個單例。我還是來舉例說明吧!我們把FirstActivity的啟動模式設置為
signleTask
,SecondActivity的啟動模式為standard
,ThirdActivity的啟動模式為signleInstance
,這樣我們啟動FirstActivity的時候系統會自動創建一個任務棧Task1,然后將FirstActivity加入Task1中,跳轉到SecondActivity的時候也會將SecondActivity加入到Task1中,但是跳轉到ThirdActivity的時候系統會創建一個任務棧Task2,然后將ThirdActivity加入到Task2中,而且Task2只會存在一個Activity
。因為Task2只有一個ThirdActivity
,所以ThirdActivity永遠處于棧頂,如果不主動finish()
掉的話,第二次跳轉到ThirdActivity的時候,也是通過OnNewIntent(Intent intent)
獲取傳遞消息的。但是記住一個問題,不要把signleInstance
模式的Activity
作為中轉站,這樣的話系統會把Task2做默認的任務棧,推出程序時會先跳到Task2再退出程序。作用的話,還是舉例說明吧!比如A、B、C、D四個Activity
,我希望從A→D,B→D,C→D,或者A→B→D等的時候,D永遠只有一個,但是又不會像signleTask
把中間的Activity
全部finish()
掉,這樣D就不能和A、B、C在同一個Task里,就可以把D的啟動模式設置為signleInstanc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