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兩天有個運營的同事和我說,想要提前下班,請我批準。
我們公司制定了非常清楚的請假制度,如果正常請假,只需要和人力打招呼即可。
她之所以專門跑來跟我說,是有特殊的情況。
她們小組晚上7點半在微信群內有個活動,需要在群內和用戶分享干貨,干貨都是提前準備好的,但是要7點半按時發送,持續時長大約半小時。
按照她的意思,公司6:30下班,7:30之前,她趕不到家。
我拒絕了這個申請。
結果今天,她們小組另外一個同事又來找我說,晚上8:00有活動,怕到不了家,想提前下班。
我:····
我應不應該,允許大家提前下班?
我猜,大多數人的答案是,應該。
當代年輕人深受加班之苦,覺得要么給假,要么給錢,這種想法,沒什么錯,雖然幾乎沒怎么實現過,哈哈。
我倒不是要大家加班,我拒絕的原因是:
決策成本太大了。
為什么要有制度這個東西?
制度,不是專門拿來約束和對付員工的,起碼在我們公司不是。
制度和規則,就是為了在流程上節省時間,提升效率。
如果沒有制度,員工遲到了2小時,作為老板就很糾結,感覺應該有個懲罰,不然的話以后大家都覺得遲到沒事,但是又覺得懲罰是不是不太好,會不會傷害到員工。
類似的情況還有生病請假,什么情況下帶薪,什么情況下不帶薪,多少天以內發薪資,多少天以外不發。
如果有個規則在,提前雙方都非常清楚了,問題處理起來就很簡單:按照規則辦事,不用過多的商量、討論和爭辯。
制度就像一個國家的法律一樣,提供一個行動準則。
當然,公司的制度絕對不可以太苛刻。
有了制度就不要有例外。
越大的公司,制度越完善。
記得大學期間去通用實習,第一周就被制度的細節震撼了,我當時拿著一個材料去復印室復印,老員工告訴我,必須要刷卡才行。
那時候沒見過什么世面,就不懂為什么打印要搞這么麻煩,學校都是一毛錢一張,便宜的很,而開發這種刷卡系統卻很貴。
我的上司說,這個小制度可以節省很多的行政成本,這樣一來,基本上不會有人把孩子的練習冊帶到公司印。
如果沒有這個制度,舉個例子,老板總是覺得印刷費用巨大,總想縮減行政支出,但他其實就是揣測,不知道是否消耗這么多。
現在有了刷卡制度,一看數據就知道了,每個崗位打印的限額是多少,超過多少去申請,就能合理的節約行政成功。
大公司的制度,能規定到特別細節的問題,員工的問題從薪資到假期,都有完善的規定,對不同的人,下一樣的藥,不會出現什么不公平。
在我拒絕我的同事時,我想,她一定會覺得,老板完全可以很爽快的一批,說個同意,為什么非要拒絕我?
我寫了一段話給他,想著正好可以在今晚分享給大家:
其實多工作一個、半個小時,意義不大,也干不了多少活兒。
我說,我之所以拒絕這個請求,第一個原因是,一個問題,一次解決,會帶來巨大的精力浪費。
在我內心,本身有個非常高效的處理問題的機制,那就是按照規定辦事,每次遇到類似請求,晚點上班、回家工作、早點下班等,我可以按照規則,很方便做出決策。
如果我同意了一個例外,就會在內心有一種責任,去同意每一個例外,不然對大家不公平。
然而,大家的情況卻不太一樣。
之前有個同事跟我說,想在家辦公,說在公司辦公沒有效率,我同意了。
后來又有一個同事跟我說,公司搬了以后離得太遠,想申請晚點上班,要不然到家太晚,休息不好,第二天上班沒精神。
我就要花時間想,第二種情況要不要答應,和第一種情況是不是類似?
如果再答應的話,是不是大家都會向我申請在家辦公?
說實話,我也想在家辦公(捂臉)
這次也是一樣,第一個員工找我申請我沒答應,第二次我如果答應了,是不是就算前后言行不一致?
第二個員工跟我說,我和第一種情況不一樣,我的情況如何如何··· ,
不,大家都覺得自己的情況不一樣,如果來第三個人申請提前下班,也會覺得自己的情況最特別。
如果全部都答應,規矩就沒必要了,我就要考慮,應該直接廢除掉,或者直接修改。
如果我不答應,那么我還要考量小伙伴的心情,會不會被打擊到。
你看,這就是在決策的一瞬間,大腦中產生的想法。
我每天的工作節奏,你們知道的,在這種問題上的糾結,對我來說是嚴重的精力浪費。
所以,最好是,所有的規則都制定清楚,小伙伴都知道應該怎么做,不去向我特別提出一個問題。
不要在制度之外,去制造過多例外。
破壞制度不是解決問題的方式。
我拒絕的第二個原因是,公司并非大公司,如果一個人每天下班都早半個小時,大家都會看到。
其他同事覺得,為什么她有工作要加班就可以提前下班?甚至為什么她會每天提前下班?
哦,她晚上有工作,那我晚上也可以有工作,只是以前我都加緊提前完成了。那我是不是也可以考慮每天早走一些?
如果想要維持大家內心的秩序,就要和所有人解釋,解釋完了之后,大家還是會各有各的想法。
第三,遵守規則,可以減少彼此之間發生摩擦和埋怨的可能。
人的問題是最麻煩的。
如果一個人工作認真,成績突出,其實按照我內心真正的想法,我會覺得他愛干嘛干嘛,我根本不想管他。
可是如果工作沒有出成績,還跟我提特別的要求,作為一個凡人,我怕我忍不住會有埋怨的心態,尤其是碰上公司下滑的時候,會心情非常糟糕。
答應了別人,不答應他,對他不公平,好成績的孩子就什么都行,壞成績的孩子就不能被平等對待?
每一次特殊的權利,背后都是對等的代價,你要來的特殊對待,有時候會成為你的負擔。
我會避免這種情況發生。
由于在很多人的心中,老板和員工是天然對立關系,所以每次談這種話題都會挨罵。
哈哈,大家不要著急數落我黑心絕情周扒皮,寫這篇文章,就是為大家展示一個其他的視角而已,我的目的,不是逼員工加班。
我的同事也非常優秀,是我信任的戰友和伙伴,所以才寫一段話解釋這個事情。
我想告訴他,當你有這種提前下班的需求時,應該怎么辦?
應該先做內部協調。
我說,項目上有線上的兼職同事,是不是可以交給交給線上的同事去做這件事?
如果線上同事不能做的話,咱們分享的時間是不是可以提前,這樣就不用加班做。
以上解決方案,都不會出現這樣的問題:就是公司有一個人,總是莫名的提前下班。
所以,我的目的不是逼大家加班,而是希望先去尋找其他的方式,用盡協調的方案后,最后一步去考慮破壞規則。
破壞一個大家都在遵守的規則,不應該作為解決問題的第一方式。
寫在最后。
我怎么評價我自己呢?
不是個特別好的老板,能和同事打成一片,做事目的太強,對效率強調太多。
但還算是一個通情達理的老板。
同事入職之前談的薪資,我都特別強調,讓對方要一個不帶獎金、不帶績效的理想薪資,真正入職之后,則會發獎金做為工作加班的補償。
春節期間,因為疫情的原因,我寫了幾篇文章,拉著新媒體的小伙伴大春節幫我排版發布,當月就發了獎金做為補償。
最后再說一個會挨罵的話,其實n小時工作制度,早就不適應這個社會的發展了。
注意,我不是說大家都應該加班,而是按小時的工作制度,更適應的是以前的制造業,一個工人每天都在流水線上,每個小時的工作量非常均衡,加班多,做的多。
現代工作,大部分都是腦力的,加班時長無法衡量,人沒在公司,也要想著方案,人就算在公司,也可能兩腦放空沒有工作。
靠工作時長來衡量工作價值,就跟學生寫那些6:00起床、12點睡覺的計劃一樣,學習時長再長,沒有用,因為學習沒什么效率。
重要的不是學了多久,而是完成了多少任務。
我也希望有一天,遠程辦公普及,人人不用上班。
但是目前實行這樣的制度,還是不太敢。
今天的分享,是想讓大家知道,當你想要破例請假時,你的上司可能在想些什么東西。
下次你就明白,如果非要破壞規則,起碼讓她明白,你已經考評過各種方案,這個就是最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