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我是個一往直前,不太后悔的人。東西看中就買,事情做錯改正便是。和我相熟的朋友都知道我比較爽快,不磨嘰。
大學過了3年,盡管不盡如人意。卻把大體目標達到。
然而,上這3年大學,我如今卻有十分后悔的一件事。為什么不多花點時間在圖書館喜歡的書上?為什么明明喜歡看書卻沒有實際的計劃一步步完成?如今想起曾經無端揮霍大把空閑的時間都心疼的不得了。在體驗了積累中進步的感覺后,更是猶為責怪自己對書的不曾用心。
02
這兩天在圖書館文學一角發現了很多清代的著作,文白夾雜。讀起來比純現代文更費力氣,卻十分對我胃口,很有味道。
這些書諸如《儒林外史》、《痛史》、《官場現形記》、《嶺南逸史》……
其中很多書都是上中學時好奇而沒有機會看的,如今有諾大的圖書館卻又白白任時光流去。臨近畢業各種忙碌間隙才發現了這些未被吸收的寶物。
現在我也要看,但是如果我從大一開始就有固定的安排把這些書的精髓納入心中,三年過去,就算再不濟,如今也應當腹中有物了吧?
03
大一大二干什么去了呢?
學生會,發呆,時不時有個考試。時間一點點流去,心中不是沒有讀書的,是明確的有想法,可是作為重度拖延癥患者最終讓有點忙碌的生活抽的像停不下的陀螺。最終讓大好時光流去,而喜歡的書也沒加深了解。
經過懵懂,方知,喜歡又想要做好的事情就要有計劃有時間的去完成。要成為不一樣的人就要與眾不同的事。
別人刷劇你刷劇,別人游戲你游戲,別人逛街你逛街,談到夢想時你如何能胸有成竹拍著胸脯說想成為作家?
就像咪蒙,文章紅極一時,爭議不斷。短短一年,粉絲千萬,真金白銀無數。
這個女子,我是佩服她的,我佩服她的堅韌付出與努力。
一周兩本書,電腦打開隨便讀書筆記十幾萬字。沒有計劃與付出,哪有這許多的心血筆記?沒有這些筆記的知識積累,又哪有她今天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寫作靈感。寫作技巧花樣百出,但真正的文心本源來自于千書萬卷。有了那些形形色色的書卷氣,自可文思如涌泉,下筆似有神。
所以,一切的一切,更要好好讀書了。
04
英國思想家兼科學家的培根說:“讀書足以怡情,足以博采,足以成才。”
他說的很對。但就效用看來,光讀書不做筆記,恐怕讀書效果事倍功半。
好記性不如爛筆頭。一本書想深刻記憶與理解不借助筆頭功夫想必頗為困難。只是草草讀過便棄之一側,難怪事后會有沒有看過書的錯覺。
錯過的時光畢竟無可挽回。既然沒有了大一大二,此時此刻開始也是來得及的。從意識到有計劃的讀書很重要,讀書想必會更有緊湊感與樂去感,成長進步也會極為明顯。
05
喜歡讀書,還愛好寫作。不管這件事能帶來什么,至少如今我讀書寫作時感受到踏踏實實的寧靜與快樂。這就夠了,往后的事往后再后。
關注了一些簡書簽約作者,發現一個寫作圈普遍的事實。他們無論出身如何,經歷如何,必然都有高于常的閱讀量。而且有幾年的積累時光。更有甚者,從少年時就有大量的閱讀與積累。
正如作者十三夜所言,“那時候只是一味地輸入,沒什么輸出,直到有一天,看到別人的作品,忽而生出一種我也會寫的感覺,那種感覺,自帶魔力,讓我寫作起來行云流水,不用刻意學習。 ”
我想這就是積累的力量。我們羨慕沒用,嫉妒沒用,只能一點點走在這條路上,相信有一天也會自帶魔力,想到那神奇的力量,就莫名其妙地興奮。
很多東西會失去。錢會被花掉,朋友也只與你一程。然而,看到腦中的書,積累到的知識卻永遠與我們相隨。它可以讓我們安寧幸福,甚至于擁有快樂生活。
認真看書,認真學習,不想著速成,一步步走踏實。哼,我要看著自己的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