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看了《誰的青春不迷茫》,雖然有點小瑕疵,但還是看到了滿滿的誠意,也有被觸動到。電影里的青春其實我們這一代人都經歷過,實在太熟悉。
好學生與所謂“壞學生”的故事,林天驕從小到大都是“別人家的孩子”,有一天考試作弊卻被壞小子“高翔”發現,高翔沒有揭發,而是幫她守住了這個秘密,但是卻要林天驕幫他寫作業作為交換條件。(雖然這個梗有學《我的少女時代》里林真心為了隱瞞喜歡歐陽的事為徐太宇寫作業的嫌疑。)兩人的交集開始了。
林天驕從小到大都被老師家長教育要認真讀書考個好大學找個好工作,聽起來非常光鮮,她的夢想是“想要考清華的金融系”。
剛開始林天驕非常瞧不起高翔這樣的壞學生,“你這樣的人”其實就是一種偏見,覺得他不好好讀書,不務正業。高翔的朋友開了家修車行,林天驕覺得他和這樣的人在一起沒什么出息,“他們那樣的人”,朋友這樣回答,“你的人生是給別人看的,我們不需要”。
每個人要走的路都不一樣。高翔雖然不愛學習,但是有自己的夢想,喜歡飛行,而且為人很孝順。
田甜的夢想是想當個家庭主婦。并不是什么見不得人的事情,每個人有每個人的愛與憎,有何不可呢?我們沒有權利隨意指手畫腳干涉別人的人生,尊重與理解他人的選擇才是應該做的。
正是多樣的選擇才使得這個世界如此豐富多彩不是么?值得慶幸的是時代變了,對他人不同的價值觀也越來越寬容,除了高考還有很多別的路可以走,也許對大多數人來說,努力讀書考個好大學仍舊是條非常必要的路,不否認,但是除了考個好大學 ,還有很多其他的路,每個人對成功的標準定義都不一樣,希望你有勇氣勇敢做自己喜歡的事。
李安拍電影被父親認為不務正業,后來電影獲獎后慢慢得到了父親的諒解,這不是件容易的事。
遇上過很多人,雖然做著在別人眼里看來不是那么起眼的小事,但是他們也自得其樂,因為他們在做自己喜歡的事情,感受著簡單的幸福。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選擇,沒有高低貴賤。
高翔小的時候,父親由于幫別人做假賬進了監獄,由于別人的偏見他承受了很多,也埋怨過父親,但是后來原諒了父親,也終于擺脫別人的眼光做自己。父親犯的錯不應該由兒子來承擔,不要把自己的心關在監獄才是自由。
林天驕的父母早已離婚但為了不影響孩子高考一直隱瞞著,每天演戲卻不經意被林天驕發現了離婚證,而原來弟弟早就知道。原來以為幸福溫馨的家庭只是一個謊言。
林天驕揭穿了他們的謊言后,父母也說說出來才獲得了解脫,不用再辛苦的演戲。雖然是很殘酷的現實,但是終要面對現實不是么?
為了高考,犧牲了太多。這樣的故事在中國應該也有很多吧,甚至有聽過高考學生的親人去世了但家長為了不影響孩子考試,一直隱瞞著導致孩子錯過了和親人告別的機會。
想到了《喜宴》里父親原來能聽懂英文,知道了兒子是同性戀,與威威假結婚只是為了給父母一個交代,但是父親卻仍然裝作不知道這件事,“不這樣我怎么會有機會抱孫子呢”有些真相一旦戳破怕是兩敗俱傷,所以心甘情愿被謊言包圍。
而林天驕為了成為一個好學生,付出的代價太大了。
不能聽喜歡的歌,不能看喜歡看的天文展,生活里只有學習。
媽媽發現她藏在枕頭底下的錄音帶,把它撕壞了,摔在地上。
想到以前自己喜歡的頭飾被踩壞在地上,被父母說整天胡思亂想。
林天驕的媽媽說的“在學校沒有朋友,只有同學”,不要和那個壞學生一起玩,擔心會學壞。
好朋友談戀愛了,被學校發現記過處分,媽媽說以后不要再和這種人做朋友。
想到以前男生寫的紙條被媽媽發現后,說不要浪費心思在這些事情亂七八糟的事情上面。
學校早已沒有音樂美術課,沒有所謂的素質教育,在面臨教育局檢查時卻還要假裝都有,全校演戲只是為了獲得榮譽,如果假裝就能獲得榮譽,這種榮譽是否真的是我們需要的呢?
高翔不愿意說假話,說出真話后,還要被老師以集體榮譽感來進行道德綁架,說假話維護了學校的榮譽就說明有集體榮譽感么。
林天驕最后在省三好學生頒獎臺上向大家坦誠了自己曾經為考第一作弊的事情,其實她本可以把這個秘密埋藏在心里,但是最后她還是選擇了勇敢的放棄了這個不屬于她的榮譽。
“你那么喜歡天文為什么要學金融啊”
自我催眠自我欺騙,林天驕一直在扮演媽媽的好女兒,老師眼中的好學生, 一直都在扮演別人眼中期望的人,差一點放棄成為了自己想要成為的人,忘了在喜歡做和應該做之間誠實的面對自己。
“別把全世界的重擔都壓在自己身上,做你自己喜歡做的事”
她和媽媽說了想學天文學,被質疑的時候說這樣的話“誠實的面對自己才是真正的自由,想做個表里如一的人,不要過虛偽的人生。”
好在最后林天驕成為了想成為的人“天文學家”,開修車行的石頭在十年后也成為了大老板。
不要看不起別人的夢想,明天總會更好地不是么?
還有電臺的梗,這種默契大概只有聽過電臺的人才會知道吧,林天驕沒有追上高翔的火車,后來在電臺里說出了她想對高翔的話。
每個人都能在里面找到自己青春的影子吧,雖然有些小狗血,但整體還是很不錯的,有戳中某些柔軟的部分,畢竟姐姐眼眶也濕潤了好幾次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