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3·秋,長江之歌(7):旦為行云 暮為行雨

長篇散文游記·連載


?10月3日(3):巫山十二峰-三峽之巫峽

?? ? ? ?巫峽,西起巫山縣大寧河,東到巴東縣官渡口,全長40公里。在巫峽西口,有一座不大的縣城,名為巫山,建于半山腰,如一幅立體的畫。這座小縣城,自從戰國楚辭賦家宋玉寫了《神女賦》和《高唐賦》之后,便楊名天下了。

? ? ? ? 巫山縣位于重慶市東部,處三峽庫區腹心,素有“渝東北門戶”之稱。地跨長江巫峽兩岸,東鄰湖北巴東,南連湖北建始,西抵奉節,北依巫溪。境內有以峽谷、江河風光為代表的長江三峽;有以探險、休閑、漂流旅游為主要內容的小三峽(長江支流大寧河的龍門峽、巴霧峽、滴翠峽谷);有曲徑探幽、以神女峰為代表的巫山“三臺八景十二峰”景點群。

? ? ?(來自百度百科·侵權刪除)?


巫山(來自百度百科·侵權刪除)
巫山(來自百度百科·侵權刪除)
大寧河小三峽(來自百度百科·侵權刪除)


? ? ? ? ?你奇妙而秀麗的巫峽喲,左也是青山,右也是翠嶺,山勢跌宕,重巒疊嶂。航道在“之”字形的長江峽谷間延伸,船頭前方,總有不盡的青山,斜插江中擋住去路,如一道道屏風,在裊裊輕嵐下,藏著多少秘密和驚喜,在我們心中又有著多少猜測、尋思與好奇……


? ? ? ? 迷惑間,驀然驚訝,一座起伏的大山,竟如一位斜臥的老嫗,形象極為逼真,甚至還能看出復雜的面部表情呢。她的眼睛是閉著的,下頜翹起,雙唇明顯突出,似乎不甘于過早安息在這片美麗的土地吧。這讓我不禁心中涌動思念,一年前,我慈愛的祖母走時,兩行淚痕留在面頰……(注:祖母去世已經38年,走時正是19年一遇的國慶、中秋“雙節”當天,是個舉國歡慶和團圓的日子。)

? ? ? ? 雖說右舷艙門的鋪位觀景方便,然而要飽覽巫峽勝景,也是相形見絀了。聽到客輪廣播神女峰就要到了,我即刻拿了相機,迅速跑上船尾觀景平臺。這時,已有許多游客聚集,人頭攢動,競相翹望。


巫山十二峰(本文作者攝于1983年)


? ? ? ? 巫峽奇麗而俊秀,然最好莫過于十二峰,古人云:“巫山十二峰,皆在碧虛中?!保ㄌ评疃恕段咨礁摺罚┍卑读澹旱驱垺⑹ト⒊?、神女、松巒、集仙;南岸三峰:聚鶴、翠屏、飛鳳;另有三峰為凈云、起云、上升,則是“隔山之表,深峑難探”(“峑”為山頂之意,全句出處不祥)也。此刻,客輪正繞著十二峰航行,人們指點著游覽圖,不知那一座卓然而立的山峰是神女?正猜測打探間,廣播中告訴游客,那最高的一座山峰就是神女峰!即刻,人們將目光一齊射向那個神秘的云遮霧繞處——

巫山神女峰(本文作者攝于1983年)


? ? ? ? 但見山峰高聳,一石兀立,小巧窈窕,形如少女。在狀似雙峰駝的山峰側,一柱條石婷婷玉立,俯瞰大江,這就是載譽千年的“神女”了。從史料得知,“神女”來歷有三,一是宋玉寫的《神女賦》,虛構了一個楚襄王與神女幽會的故事;二是古代神話所記神女瑤姬下凡助大禹治水的傳說;三是峰側那兀立之石,形似少女。但在巫峽廣為流傳的,則是瑤姬羨慕人間生活,悄悄邀了眾姐妹來到巫山,幫助大禹開鑿河道,排除積水,水患除后,毅然留在巫山,為行船保平安,為農人保豐收,為樵夫除虎豹,為病人種靈芝。天長日久,十二仙女化為十二座山峰,屹立巫峽兩岸。這個美麗感人的故事,寄托了世世代代勞動大眾征服自然野馬的美好愿望,體現了“人定勝天”這一思想。而毛澤東在1956年巡視南方,三次暢游長江寫下的《水調歌頭·游泳》,不正是這一樸素的唯物主義思想的體現么:

????一橋飛架南北,天塹變通途。

????更立西江石壁,截斷巫山云雨,高峽出平湖。

????神女應無恙,

????當驚世界殊。

????(“一橋”為武漢長江大橋;“西江石壁”為長江三峽大壩;“巫山云雨”指宋玉《高唐賦》,稱楚襄王夢見神女,神女說她“旦為行云,暮為行雨。”)


? ? ? ? ?行至集仙峰,有“孔明碑”立于峰下。但見峰如群仙相聚,上分兩峰,狀如剪刀插天,因而此峰又名“剪刀峰”。峰下有一塊平整光滑的白色凹形石壁,像一塊巨大的石碑,上刻“重崖疊嶂巫峽”六個大字,筆力十分遒勁。相傳為諸葛亮手書,所以叫“孔明碑”,為巫峽中著名的古跡。

巫峽·孔明碑(來自百度百科·侵權刪除)
巫峽·孔明碑(來自百度百科·侵權刪除)

? ? ? ? 相傳諸葛亮率師入蜀途中,經過巫峽,便在這陡壁上刻上他的重要策論《隆中對》,表示要聯吳拒魏。后來,吳蜀夷陵之戰,東吳大將陸遜追擊蜀軍至此,讀了諸葛亮的碑文,感動不已,便下令退兵。

? ? ? ? 按相關說法,其實孔明碑并非諸葛亮所題,碑文也非《隆中對》,實際題刻年代為明代嘉靖年間。碑上歷代題刻由于日久天長,巖石風化,字跡清晰可辨的已為數不多,只能看到“重巖疊嶂巫峽,名峰聳秀,巫山十二峰”十五個字,其中以“重巖疊嶂巫峽”六個大字最為醒目。

? ? ? ? 據新華社2002《未來三峽景色壯麗勝往昔》介紹,年初,有關部門已開始進行切割,以便這些著名的題刻遷移到三峽水庫的淹沒線以上,加以復原和保護。瞿塘峽入口處的“古棧道”、“孟良梯”及“粉壁墻”等景點將被移、刻至175米高度以上;巫峽的“孔明碑”和西陵峽的眾多石刻,將通過拓片、拍照、另選懸壁重新鑿刻或者切割下來運至陳列館展覽。

? ? ?(來自百度百科·侵權刪除)?


? ? ? ? 客輪行至巫峽中段,藍色天空漸被云霧遮沒,只見山峰上,白云團團絲絲,或臥或掛,變幻莫測。不一會兒,涌來鉛色的云塊,群山青霧漫漫,緊接著江面開始點點滴滴打起密密的水窩。這是怎樣一幅出人意料的畫幅,噢,雨打巫峽,煙籠秋江,幻化出神秘莫測的無限魅力。


巫山云雨(來自百度百科·侵權刪除)

? ? ? ? 忽然想起“巫山云雨”這句成語,巫山云雨是由神女幻化而成的自然現象,根據原始宗教觀念,神女與國王交合是天地交會,能夠產生降雨,進而使谷物豐收、人民富足、國家強盛。然而后人不解其意,竟成為兒女情長、男歡女愛的代名詞。

? ? ? ? 既而又想起唐代詩人元稹的《離思》:

? ? ? ? 曾經滄海難為水,

? ? ? ? 除卻巫山不是云。

? ? ? ? 取次花叢懶回顧,

? ? ? ? 半緣修道半緣君。

? ? ? ? 雖說此詩是詩人為悼念亡妻韋叢之作,運用“索物以托情”的比興手法,烘托出夫妻恩愛,表達了忠貞與懷念之情;然今人特別推崇的前二句,按照傳統賞析,這句話的意思則是:經歷過無比深廣的滄海的人,別處的水再難以吸引他;除了云蒸霞蔚的巫山之云,別處的云都黯然失色。

? ? ? (注:換句話說,當大把的時間已經成為過往,我們歷經巨大磨難與拼盡全力奮斗所達到的人生高點,已經很難再度被超越<尤其是被自己超越>,這既是一種<曾經的>自豪,也是一種(未來的)負擔。)


? ? ? ? 客輪繼續前行,及至巫峽后段。


? ? ? ? 巫峽的群山,依然一溜傾斜地插入江中,形成道道峽口,宛若只只漏斗,雨兒都從漏斗落進長江。而長江之水,則更有一番動態的壯美。船頭劈開浪花,在水流湍急處沉重地喘息。撫舷而立,你會覺得暈眩,會害怕浪頭撲上來咬你的腳踝。江水煮沸般地翻騰,巨大的連環漩渦把一切能卷的都攫入龍宮,連船頭劈開的激浪,都很難把它吞滅。然而也有例外,奇怪在江流的另一些地方,水面光滑,一起一伏,像一匹很大的黃緞呢。


? ? ? ? 下午2點,客輪行至長江南岸一個小集鎮碚石,是四川與湖北的交界處。古人云:“船頭已入鄂,船尾尚在川?!边@一說法生動道出培石小鎮如彈丸之地之橫跨兩省的態勢。此處雖無山峰名勝,但兩岸蒼蒼,彩云疊翠,怪石嶙峋,仍不失巫山峽江之秀麗風姿。

長江培石段奇觀(來自百度百科·侵權刪除)

? ? ? ?《四川省巫山縣地名錄》對于“培石”地名的來歷,解釋為:相傳,古代有一位皇帝路過此地,見這里的石頭好,便令石工裁出方形石板一百塊送往皇宮。石板運到京城,修建皇宮時正缺石料,因而這一百塊石板立即派上用場?;蕦m建好后,皇后卻身患重病,怎么醫治均無效。于是,皇帝叫巫師來占卜。巫師卜吉后說,病因是動了某地的石頭。于是,皇帝叫人照原石板如數賠償給當地。因諱“賠”為“培”,此地故名“培石”。

? ? ? ? 還有一種解釋:培石江邊的石梁很有特色,層層疊疊,石隨水形。清人洪良品寫過一本記錄清代三峽交通游記、物產、民俗的材料,名為《巴船紀程》。他在書中寫道:巖石隨水曲折曰“碚”。因此,由宜昌以上至重慶長江段,有許多稱“碚”的地名,例如:蝦蟆碚(也叫蛤蟆碚)、胭脂碚、媳婦碚、北碚……此地石形奇特,故而稱作“碚石”。

? ? ?(來自百度百科·侵權刪除)?


? ? ? ? 如果說游歷瞿塘峽有點驚心動魄、毛骨悚然的話,那么覽勝巫峽便有漫步畫廊、閑游藝宮之感了。

? ? ? ? 不多久,在連綿不斷的山丘坡地上,竟然出現一片斜長的城市!一幢幢整齊美觀的樓房倚山順勢盤亙,隨著江岸的逶迤蜿蜒,建筑群沿江分布,別有風情。這就是進入湖北省的第一個大鎮——巴東。如此重巒疊嶂的江岸,竟然可以建造城市!想一想唐代大詩人的千古絕唱吧,這里何曾還有“兩岸猿聲啼不住”?人類改造大自然的偉大功績之一,就是使自己有了生存的根據地——抵御風侵雪襲的堡壘!

巴東(來自百度百科·侵權刪除)?

? ? ? ? ?巴東縣,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轄縣,位于湖北省西南部,長江中上游兩岸,居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的東北部;東連宜昌興山、秭歸、長陽,南接五峰、鶴峰,西交建始、重慶、巫山,北靠神農架林區;地形狹長,西高東低,南北起伏,溫暖多雨,濕熱多霧,四季分明。

? ? ? ? 巴東境內有大量的舊石器時代、新石器時代以及各個歷史時期的古文化遺址、古墓群遺跡及古棧道。如:火焰石的舊石器文化遺址、長江古棧道、西壤坡古墓群、東壤口附馬墓、鹽池河巴人文化活動遺址等。僅三峽、清江兩處水利工程淹沒區發掘出土的文物就數以萬計。

? ? ? (來自百度百科·侵權刪除)?


? ? ? ? “東方紅”237客輪在巴東短暫停留后繼續行進,3點剛過,駛入西陵峽。

? ? ?(待續)



? ? ? ? 注:此文(原標題《1983·秋,長江召喚,我們出發……》,為了標題更具時代背景,也更加含蓄和洗練,故改之)是記敘散文體裁中的游記,且是沿著時間場景順序,以日記形式和場景變換為行文結構(進行連載);同時,為了使內容更加豐富,采取“時空疊加”的方式,加入了同一空間的不同時段的內容。

? ? ? ? 本文為作者斷續歷時11年于1994年底完成,然后壓箱底25年;2019年第一次修改,增強了文中歷史事實、時代特征、地理景觀和人文景觀的史料性與真實性,盡可能做到顧言而見貌,即字而知時;2020年6~10月第二次修改,對第一次增改再次補進文史地情內容,進一步加強了行游中從感受到感悟的內心演進,并修辭潤色完善;全稿約8~9萬字。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剝皮案震驚了整個濱河市,隨后出現的幾起案子,更是在濱河造成了極大的恐慌,老刑警劉巖,帶你破解...
    沈念sama閱讀 230,321評論 6 543
  • 序言:濱河連續發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現場離奇詭異,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過查閱死者的電腦和手機,發現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閱讀 99,559評論 3 429
  • 文/潘曉璐 我一進店門,熙熙樓的掌柜王于貴愁眉苦臉地迎上來,“玉大人,你說我怎么就攤上這事。” “怎么了?”我有些...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178,442評論 0 383
  • 文/不壞的土叔 我叫張陵,是天一觀的道長。 經常有香客問我,道長,這世上最難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63,835評論 1 317
  • 正文 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辦了婚禮,結果婚禮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還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們只是感情好,可當我...
    茶點故事閱讀 72,581評論 6 412
  • 文/花漫 我一把揭開白布。 她就那樣靜靜地躺著,像睡著了一般。 火紅的嫁衣襯著肌膚如雪。 梳的紋絲不亂的頭發上,一...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55,922評論 1 328
  • 那天,我揣著相機與錄音,去河邊找鬼。 笑死,一個胖子當著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內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決...
    沈念sama閱讀 43,931評論 3 447
  • 文/蒼蘭香墨 我猛地睜開眼,長吁一口氣:“原來是場噩夢啊……” “哼!你這毒婦竟也來了?” 一聲冷哼從身側響起,我...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43,096評論 0 290
  • 序言:老撾萬榮一對情侶失蹤,失蹤者是張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劉穎,沒想到半個月后,有當地人在樹林里發現了一具尸體,經...
    沈念sama閱讀 49,639評論 1 336
  • 正文 獨居荒郊野嶺守林人離奇死亡,尸身上長有42處帶血的膿包…… 初始之章·張勛 以下內容為張勛視角 年9月15日...
    茶點故事閱讀 41,374評論 3 358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戀三年,在試婚紗的時候發現自己被綠了。 大學時的朋友給我發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飯的照片。...
    茶點故事閱讀 43,591評論 1 374
  • 序言:一個原本活蹦亂跳的男人離奇死亡,死狀恐怖,靈堂內的尸體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詐尸還是另有隱情,我是刑警寧澤,帶...
    沈念sama閱讀 39,104評論 5 364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島的核電站,受9級特大地震影響,放射性物質發生泄漏。R本人自食惡果不足惜,卻給世界環境...
    茶點故事閱讀 44,789評論 3 349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處隱蔽的房頂上張望。 院中可真熱鬧,春花似錦、人聲如沸。這莊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35,196評論 0 28
  • 文/蒼蘭香墨 我抬頭看了看天上的太陽。三九已至,卻和暖如春,著一層夾襖步出監牢的瞬間,已是汗流浹背。 一陣腳步聲響...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36,524評論 1 295
  • 我被黑心中介騙來泰國打工, 沒想到剛下飛機就差點兒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東北人。 一個月前我還...
    沈念sama閱讀 52,322評論 3 400
  • 正文 我出身青樓,卻偏偏與公主長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敵國和親。 傳聞我的和親對象是個殘疾皇子,可洞房花燭夜當晚...
    茶點故事閱讀 48,554評論 2 3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