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可敬又可恨。它可以改變一切想到的和不曾想到的,注定一切遇到的和不曾遇到的。也許如《十年》里的那樣“十年之前,你不認識我,我不認識你。”“十年之后,我們還是朋友,還可以問候,只是再也找不到擁抱的理由。”可不管結局如何,我們終究還是要面對十年之后的自己。
無論是在同學聚會上鮮衣怒馬、功成名就的自己,還是衣衫襤褸、碌碌無為的自己。
十年之后,我變成了我想成為的人。一位自由寫作者,像三毛、魯迅、莫言這樣寫人生哲學的文學大家,或像韓寒、張嘉佳、顧漫這樣寫網紅小說的愛情文藝作者。把自己十年所經歷的故事,寫成一本游記;就像三毛的《撒哈拉沙漠》一樣。也可能不是一本游記,而是一本愛情小說;就像張嘉佳的《從你的全世界路過》。想象總是給人以美好,然而,變化卻是難以意料的。再過十年,我可能還是現在的我。寫著平凡的文字 ,沒有出名,沒有寫出屬于自己的文學作品。
但只有努力過,才會無遺憾!
十年之后,我還是一個小護士。每天在醫院奔跑,打針換藥是我平常的工作。或是通過我十年的努力,當上了護士長。手下管著幾個小護士,每天早上給她們開早會。聽護士之間的交接班,然后,表揚或批評她們做的對和錯的地方。之后,她們有的就可能在背后說我的不好。但我可能習以為常了,不再去理會這些。只有我自己知道,現在的地位是一路過五官、斬六將過來的。還有種理想的職位是,我屬醫院的行政人員。每天過著動動腦的日子,不需要三更半夜起來上晚班。不用直接面對跑來醫院打罵的患者或家屬。和大部分護士相比,我的職位是她們夢寐以求的的。
但只有我自己知道我付出了多少、失去了多少,才會有的成就。
十年之后,我是一個平凡的人。我有家庭、有孩子,成為了一位全職太太。每天的生活圈子就是孩子和家庭,早上早早做好早飯。然后,送孩子上學,到菜市場買菜,和老板爭論價格的高低。回到家后,為一家人準備中飯。到下午,接孩子回家,做好晚飯。我每天重復著這樣的生活,和所有的全職太太一樣。也許,那些上班族的朋友會羨慕我,每天做的事很簡單、輕松。但只有我自己知道其中的苦。每天穿著最普通的衣服,看到自己喜歡的東西,沒有經濟條件去支付。走在馬路上只能看著別人光鮮亮麗、年輕貌美,盡管我和她的年齡不相上下。我也有我的夢想,我的追求。
最終,我向它們低下了頭,成為了它們的看客。
十年之后,對于沒有目標、沒有追求者來說,只能是碌碌無為的生活,看著別人鮮衣怒馬;對于有夢、有決心者來說,有鮮衣怒馬的生活,看著別人碌碌無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