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console.assert()
判斷第一個參數是否為true,false的話拋出異常并且輸出信息到console.
2.console.group()
使日志按照一定的層次關系輸出,樹狀結構調試清晰化,適合層次結構較簡單的日志輸出。
添加console.group()前:
添加console.group()后:
3.console.groupCollapsed()
與console.group()用法相同,唯一的區別就是會console.groupCollapsed()方法默認折疊日志,適合層次結構較為復雜的日志輸出。
4.console.groupEnd()
結束當前樹狀結構日志打印,與console.group()和console.groupCollapsed()配合使用。
5.console.table()
以表格的形式輸出數據,使數組或者對象的詳細信息更加形象地展示出來。
①低級地使用console.log()查看數組:
使用console.table()查看數組:
通過對比,可以看出,console.table()顯示我們主要關注的信息更加形象,具體,直觀,優于console.log()。
②使用console.table()查看對象:
console.table()可以過濾對象屬性,選擇部分屬性顯示.
各對象都有name,sex和age三個屬性,我們使用console.table()挑選出name和age屬性顯示。
為什么只學了5個高級console指令?
要理性購物,對不對,學習不在多,而在于學以致用!
近一點說是為了加速Qlik可視化插件開發,遠一點呢?
還是那句即將審美疲勞的勵志雞湯:
努力成為優秀的前端工程師!
希望這篇博客對大家有用!
----------------------分割線---------------------------
1.console.dir()----查看對象屬性的比console.log()更好的方法,因為它可以打印DOM對象的屬性。
打印javascript對象的屬性列表,這個列表可以交互。console.log()也可以打印對象,但是在打印DOM對象的時候會打印出HTML片斷,打印不出所需的DOM對象屬性。
例如:
console.log(document)
**而console.dir(document)**
>期待和大家交流,共同進步,歡迎大家加入我創建的與前端開發密切相關的技術討論小組:
> - SegmentFault技術圈:[ES新規范語法糖](https://segmentfault.com/g/1570000010695363)
> - SegmentFault專欄:[趁你還年輕,做個優秀的前端工程師](https://segmentfault.com/blog/chennihainianqing)
>- 知乎專欄:[趁你還年輕,做個優秀的前端工程師](https://zhuanlan.zhihu.com/wyasy)
>- Github博客: [趁你還年輕233的個人博客](https://github.com/FrankKai/FrankKai.github.io)
>- 前端開發QQ群:660634678
>- 微信公眾號: 人獸鬼 / excellent_developers

>努力成為優秀前端工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