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微博上看到一句話“我不窮,只是沒有錢而已”。聽到這句話便覺得很有意思。
按照這句話的標準,現在的我們應該可以分為三類人,一類就是“我不窮,我也很有錢”,這類人應該就是物質生活豐富,精神狀態也很富足,大多指少數的素質較高的富二代;第二類人是“我很窮,也沒有錢”,這應該是最可憐的一類人,物質一無所有,還不努力賺取精神的富足。還有最普通的一類人也就是很多人如今的狀態“我不窮,只是沒有錢”。而這類人雖然現在生活窘迫,但日后必會讓人刮目相看。想到這里,腦海中便浮現出了一個熟悉的背影。
他是我們文學社的社長大大,踏入文學社有幸認識這位大咖。一米八的個頭,壯實的身子骨,健康黝黑的肌膚,再加上鼻梁上挺著的眼鏡,一副文縐縐的書生樣。初次見面就給人不嬌柔,不做作,憨厚踏實,穩重老成的長者風范,因此我和曦里總是稱他為“大爺”。每次這樣叫他,他總會羞澀的莞爾一笑,甚是可愛。
他雖然并不富裕,但努力用自己的力量將生活過成一首詩。
他熱愛文學,因此把熱愛文學的人都聚集起來,在文學社組織了許多純文學性質的活動,舉辦觀影會,讀書交流會等等。市里舉辦的各類朗誦,演講比賽也都盡量爭取到名額,給大家表現自我的平臺,捧著一顆熱忱的心,想讓文學社變更好,想讓大家變更好。他從不把利益得失放在心上。記得有一次他苦惱道,因為學??ǖ谋容^嚴,上級批不下來錢,沒法舉辦活動,很無奈,索性想自己出錢辦下活動,不能再拖了。聽到這些話,突然鼻尖一酸,似乎余大爺這樣的人已經不多了。
余大爺喜愛文學,在很多期刊上發表過自己的詩作,獲得過許多市級省級甚至全國性的獎項,并且在努力碼字嘗試各種文體,想要讓自己在文學上均衡發展。比起文學,或許他更熱愛生活。愛好攝影,在校園偶遇,他總是身著黑綠相間的運動裝,脖子上套著相機,似乎隨時準備捕捉一草一木,一點一滴的美景。
每天都奔波在去兼職的路上,從未抱怨辛苦與勞累,在路上用唯美的照片記錄自己的心情。兼職賺來的錢全然不是為了大吃大喝,改善生活,而是用來旅行,看更廣袤的大千世界。他每逢節假日都會去各個城市,從高考完到現在,他已經走過了中國多半的城市,走過了足跡數不勝數,有些地方還去了不止一次。真的是始終在路上的生活狀態。
記得有一次在車上調侃他,沒有足夠的money怎么能逛那么多地方那?他笑著說,那就真的窮游唄!便回憶起曾經有一次他只拿了500塊錢,去了三個地方,北京天津內蒙古,而途中的路費就花了四百。他自己拿的面包干糧一些吃的,晚上累了就睡在路燈下。“其實那種經歷挺好的?!笨粗荒槼磷淼臉幼樱杏X到了他內心的充盈與豐富,也崇拜著他有趣的人生故事。他只是一本正經的說,“我只是喜歡用相機記錄足跡,用足跡丈量世界的美而已?!?/b>
余大爺每天的生活豐富充實,雖然沒有那么多錢,還在拼命的賺錢,但是他的生活真的可以說是“我雖然沒錢,但是我一點也不窮?!彼赂易非蟮母蛔愕木裆钜舱俏覀円恢便裤较蛲摹?/p>
“逛了這圈淘寶,我又要剁手了。”“不行了,我這個月又要吃土了。”似乎我們都成了馬云的親戚,心甘情愿的每天給他送錢。每天路上行客匆匆,都是匆忙取快遞的狀態。
我們現在都處在一個尷尬的年紀,什么都想要,卻什么都得伸手問父母要。總會有一些人無法遏止的噴涌而來的欲望狂潮。物質生活的不斷沖擊,生活欲望的不斷膨脹,拼命想要戴上與眾不同的皇冠,貼上獨一無二我為王的標簽,為了滿足小小的虛榮心,拿上父母的血汗錢揮霍的肆無忌憚,理所應當。
但也有一部分人心有愧疚,每天做各種兼職,為了發傳單,做輔導甚至連專業課都放棄了。奔波繁忙的臉上似乎寫著“我只想發財?!薄拔抑幌胱鰝€富婆”等等之類的大字。 在學校有很多做兼職,四年賺了很多很多錢的同學,用自己賺來的錢買蘋果,買各種高檔品,各種炫富。我并不反對這樣的生活但也不羨慕,很顯然,他們把大學作為賺取金錢的生活場地,享受娛樂的天堂。應該說他們只是很有錢,但其實是“很窮的”土豪級別的人群,最終只會被時代淘汰。
不反對用兼職來減輕家庭的負擔,但要知道大學的真正意義所在,不可崇拜金錢至上主義者。但不斷賺取錢財的快感有時會讓你跌入漩渦,所以在兼職鍛煉的同時記得把握有度,也記得時刻反省自我,我的初心是什么。
其實我們這個尷尬的年紀就是讓我們不斷認識到自身物質的窘迫來努力賺取精神的富有。
有天走在去圖書館的路上,和曦里談到,大學這么好,上大學這么重要,為什么以前的學長學姐總會說,大學一點也沒意思,沒人管,想干嘛就干嘛,四年匆匆而過無所得。
其實大學四年真的很有必要,因為這是你從一個群居人變為獨立人的過程。只是很多人在這個階段沒有意識到大學四年自己應該有的狀態,把最美好的時間都浪費了。還用自以為無用的經驗無知的教育別人。
大學就是場隱形的加時賽,有些人不斷找兼職,努力賺錢,身著名牌,吃著大餐,與驢友游逛在山南水北;有些人過著拮據的生活,努力學習,泡在圖書館自習室,省吃儉用的錢用來買書增長知識,獨自旅行開拓眼界,參加各類活動,四年努力耕耘,或許被別人嘲笑著譏諷著“過的寒酸”,但相信四年的加時賽下來,最終會讓你望塵莫及。終有一日,當你在擺地攤的地方和別人討價還價時,或許她正在投資著你想象不到的慈善公益。
所以,真的希望在大學畢業的時候,你可以身無分文,但可以驕傲的告訴別人“我雖然沒有錢,但我一點也不窮?!?/p>
清明踏春時節,見了三年未見到的舊友。一起吃飯游玩,一路感嘆著時光的流逝,不曾相見,彼此都變化很大,也成長許多,或身心,或生活。朋友,真的是見一面少一面,希望兩年后甚至多年后我們彼此再見都可以活成最好的模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