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爾斯泰說,“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同”。但是在創業領域,著名投資人彼得蒂爾說,“失敗的創業都是相似的,成功的創業各有各的不同”。成功的創業大多避開競爭,去解決還沒人解決的問題,所以需要突破思維定式,突破主流的商業模式。
創業的思想準備
選擇創業要考慮機會成本,機會成本是指為得到某種東西,而所要放棄的另外一些東西的最大價值。例如:農民有一塊田,選擇種玉米就失去了種其他作物的機會和價值。創業的成功是預期的,但是機會成本卻是現實的。選擇創業后,毫無疑問未來的道路是布滿荊棘的,面臨更多的不確定性,面對更大的壓力,承受更多的痛苦,并且要付出更多的努力。
創業前要深入思考并回答,我為什么創業?我適合創業嗎?我選擇創業的機會對嗎?決定是否創業,是比如何創業更需要審慎的人生選擇。創業要聽從內心的召喚,緣于你的理想和情懷,這樣才可能有足夠強大的力量支撐你走下去。并不是所有人都適合創業,創業只適用于有一定特質的小眾人群,比如要有理想和情懷,要堅韌不拔,甚至還需要有一點偏執。并且不能脫離趨勢、環境、機遇的惠顧。
創業的方向選擇
創業是一種先認識主觀,再認識客觀,由內而外的認識和實踐活動。解決創業的方向,要從內向外理清我有、我思、我行三個基本問題。
“我”主要指價值觀與思想境界的成熟度。近我--初入社會,少不經事;中我--小有所成,明言辯道;遠我--行業專家,閱人無數。
我有
“我有”是指個人具備的條件、能力、品質。小有--現在的條件,包括學識、體魄、家庭等;中有--人格力量、信用能力、關系及資源整合能力;大有--理想、信念、影響力。
有很多創業中的困難具有階段性、局部性、思維禁錮性特征,隨著時間和空間的變化得到化解。
我思
創業者必須認識你的思維特點,熟悉思維規律,并有意識鍛煉創業思維能力。人類的思維分為三個層次,描述性思維、判斷性思維、設計性思維,統治人類思維的基本模式是判斷性思維,用現有的知識、經驗和價值觀構成的認知模式帶著框框認識問題,這就造成在分析信息和數據過程中,我們只挑選或利用我們已有的思維定式。判斷思維(垂直思維)使得人們按照一定的方向和路線,運用邏輯思維的方式,對問題進行一定范圍縱深挖掘,容易得出非此即彼的答案。
所謂水平思維,就是換位思考、高位思考和換向思考(逆向思考、側向思考)。水平思考法是指在思考問題時擺脫已有知識和舊的經驗約束,沖破常規,提出富有創造性的見解、觀點和方案。水平思考法是一種既非邏輯性又非因果性的思考模式,屬于超越性思考,他可以從答案出發來對題目進行思考。創新主要依靠的是,水平思維。
通過水平思維的運用,選擇一個創新的創業方向和商業模式,是創業的關鍵。
我行
“我行”關乎如何通過找位、選位、到位行動,找到目標市場、目標客戶需求,以期達到預期的商業效果。可以通過鉆石定位法,進行市場、客戶、產品定位。
通過定位理論和鉆石定位法,在堅持客戶需求第一的前提下,為創業公司找到了目標市場、目標客戶的差異化需求并通過營銷組合策略的應用,為之提供有競爭力的產品和服務,這對選擇創業的正確方向,很有幫助。創業是一個動態的市場,如何在內外變化中,不斷改進產品服務,降低成本并根據市場變化適時作出調整和轉型(尤其進行互聯網創業的朋友),推薦仔細閱讀研究一下簡單、快速迭代的《精益創業》(Lean Startup)模式。
創業的成敗榮辱
創業者要有成就偉大企業的夢想,同時要有活著的能力。只要方向大體正確,終能通過不斷試錯、迭代找到突破點。靠的是對夢想的執著和永遠燃燒著的激情支撐,這其中還要堅持與求變能力的平衡。伴隨企業全過程的我有、我思、我行本身就是一條認識自我、提升自我、成就自我的人生奮斗歷程。
向每一個敢于創業的人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