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8月31日
這是8月的最后一天,我在簡書寫下的第一篇文章。
沒想過要以什么樣的方式面對讀者,也不不知道是不是有讀者會來看,但是與我而言,這是一個新的嘗試與新的可能。希望可以堅持下去。
其實,還沒有想好要把自己定位在一個什么樣的立場上,但是,我還是想做出一個以科普輸出作為主要的面向。希望我能夠以我的專業為基礎,以科學傳播為途徑,運用恰當或幽默的語言來描述,分析,解釋一些我專業上以及感興趣的話題。
我現在所研究的是昆蟲分類學,昆蟲分類學是一門比較古老的學科,這是一門以探索昆蟲種類為前提,描述各類群昆蟲的生物學信息,探究出演化進程的學科。分類就是分門別類,把相近相同的昆蟲通過形態學,化學,基因組學等等方式來驗證其分類的地位。最早提出分類規則的人是著名的博物學家,瑞典生物學家 卡爾 馮 林奈。是他首先提出了分類學的最初的框架。以界,門,綱,目,科,屬,種為分類單元,從高到底,把世間萬物都以這種條理清晰的方式表現出來,更有力于物種的鑒別與交流,使得之前的各個國家,各個地區,甚至個人開始對某一動植物的名字有了一個約定俗成的共識。自此,分類學開始了她漫長的兩百多年的歷史。
前面提到的界門綱目科屬種,是按照共同特征的多少來界定的。
比說我們人類,就屬于
動物界
脊索動物門
脊索動物亞門
哺乳動物綱
真獸亞綱
靈長目
人科
人屬
人種
之所以會有加亞這個,是在相同特征下,又演化除了不同的其他特征。而其在分類的地位上又是等價的,因此,稱為在前加一個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