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太多相愛至深的戀人在今生離別時許下了來世之約——親愛的 來生還要遇見你!
我是個容易感動的女生,總是會被影視劇里某些高潮劇情賺足了眼淚,也賺去了笑聲,雖然那些情節看似很老套,但是它總是能夠讓我內心溫熱,眼角濕潤。
也是這個緣由,弟弟經常向我投來難以理解的眼神,有種女生真是種神奇的生物的感概。
在我看來那是人性最純真的流露,開心了就笑,感動了就哭,不需要去做任何的掩飾。
每看完一部劇,總有一些場景在我腦海中難以忘記。
花千骨:“白子畫,今生所做的一切,我從未后悔過。可是若能重來一次,我再也不要愛上你。”
若能重來此生,花千骨不愿再愛上白子畫,但這并不代表不愛了,而是今生她為了這份執著的愛失去了太多,也承受了太多。而她最后以神的名義對白子畫生生世世的詛咒,與其說是恨,不如說是愛,更多的是放不下。
花千骨知道,她逼著師傅親手殺了自己,她死后,白子畫也不會獨存于世,她用這種看似殘忍的方式延續著白子畫的生命,也延續了她那份至死不渝的愛。
天雪:“我好開心,童戰,別忘了,我們有來世之約,別忘了!”
《水月洞天》是我小學時很愛看的一部劇,我并不是很喜歡劇中的女一號——機靈古怪的豆豆,而是迷上了冰雪聰明的天雪,她是位美貌與智慧兼備的女子,為了家族利益,隱忍多年,不漏鋒芒,也幸運地遇見了愿意用生命呵護她周全的童戰。
他們之間的愛,他們的來世之約讓她不懼死亡,同時也微笑著期待來生,只為遇見他。
四爺:“若曦,你若不能到我的世界,那我就去你的世界找你。”
高中時為了追這部劇,我也是蠻拼的,一個月一天的休息時間,我投入了半天來看此劇。劇中四爺的冷酷可謂賺足了我的眼球,他對若曦的愛始終都是默默付出,很少言說,而就是這份無聲的愛俘獲了女主的心。
最后清朝時空獨留四爺一人,四爺悲痛至極,許下了來世之約。而吳奇隆那場哭戲也是哭碎了無數少女心。也許是這個約定支撐起他獨自活下去的意念。
初中時看過印象最深刻的電影就是《活著》,記得那時我們是一個班級的學生一起看的,全程我們都看得很投入,幾乎沒有同學中途吵鬧。
葛優把小說中的福貴演繹的淋漓盡致。那時還小,最大的感觸就是——活著 很不容易。
最近將原著從頭至尾看了一遍,雖說書本不像電影有一個個活生生的鏡頭展示,但書本的帶入感仍是很強。
家珍:“這輩子也快過完了,你對我這么好,我也心滿意足,我為你生了一雙兒女,也算是報答你了,下輩子我們還要在一起。”
福貴聽了后既吃驚又感動,在他還是富少時,吃喝嫖賭,一樣不落,對家珍非打即罵,最后輸光了房產地產,氣死了父親,住進了茅草房,而家珍卻對他不離不棄。雖說他們育有一雙兒女,但都早早的去世了,沒有享受到任何的天倫之樂。
在家珍即將辭世時,也只有自己和四壁陪著她。在福貴看來家珍一生跟著自己吃盡了苦頭,若有來生,家珍一定不愿選他共度一生。而此時他的家珍卻向他許下了來世之約,怎能讓他不驚訝,不感動呢。
確實家珍跟著福貴這一生,困苦的日子遠遠多于富貴的生活,但對于家珍而言日子雖說很艱苦,但她很幸福。她在清苦的生活中體會到了夫妻間相互扶持,為了家庭共同付出努力的幸福感。
在她生命最脆弱時,福貴一直悉心照顧她,在兒女雙雙離世的狀況下,為了讓她重拾活下去的念頭,每天傍晚背著她到村子里走動......福貴這些年對她的好,她都看在眼里,放在心里。
這樣男人,她愿意與之相約來生。
夫妻間最可貴的不就是無論處境如何,都相濡以沫,相伴到老嘛。而這些家珍都得到了,她也滿足了。
《活著》看到最后,福貴給我的印象由紈绔子弟轉變為了一個一心為家,懂得疼愛老婆的好男人。這更是一個心靈認知上的蛻變,生活的坎坷讓他逐漸認識到了家人的可貴。
時間走得靜悄悄,轉眼爺爺已經去世四年多了。還依稀記得病重中的爺爺望著奶奶的眼神,那眼神中有不舍,但更多的是對奶奶的不放心。也許到了爺爺奶奶那個年紀,更多的是難以割舍的親情,而不是愛情吧。
爺爺每次上街都會買奶奶最愛吃的葡萄,餅干,而夏天總是在冰箱里塞滿了奶奶愛吃的冰激凌。每當看到村里的老太穿好看的衣服,爺爺都會幫奶奶挑幾件,結果還會被奶奶說浪費錢,但爺爺卻總是樂呵呵的,毫不在意,他就是這樣簡簡單單地愛了奶奶六十多年。
雖然最后爺爺沒有向奶奶說出來生約定,但我知道爺爺奶奶早已在內心深處向對方許諾了千萬遍,我也相信來生他們還會遇見,也仍會這般相伴到老。
“親愛的 來生還要遇見你”,一句約定雖并不能決定來世定會怎樣,但它卻實實在在表明了今生彼此間深深的愛戀。
誠愿天下有情人相愛今生,來生如約而至,相遇相戀,相守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