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用強力研讀法讀書
1強力研讀法,講究的是讀書態度和心法。追求閱讀的深度和效率,力圖能在一本書中挖掘到最大限度的收獲。
2強力研讀法的特點一是:不好玩。強力研讀需要用非常嚴肅認真的態度把一本書融會貫通以至于長在自己的大腦里。
3強力研讀的特點二是:用的時間很少。并不是指讀書時間少,而且專注于刻意研讀的時間少。我們沒辦法長時間承受高強度的閱讀訓練,特別是剛開始練習,不能用力過猛。研讀能力需要積累,剛開始可以從半小時開始。把精力充沛而又不受打擾的時間段留給最好的書。
4強力研讀的特點三是:不追求快。好書,需要慢慢的仔細讀。特別是像我這種笨人,讀的越快越是囫圇吞棗,光吸收信息而沒有用書中的知識去更新自己大腦的操作系統,更沒法轉變成行動改善生活。讀書人的一個秘密是,讀的慢,吸收知識和增長內力的效率反而更高。
5強力研讀法要求一本書應該被讀兩遍,而且只讀兩遍。好書讀一遍不可能掌握精要,第一遍正常的通讀,欣賞作者的精妙思想。讀第二遍時要寫下讀書筆記,專注于文章的思想脈絡。讀一章,記一章的筆記,直至讀完。(像我這種笨人讀好書還是需要多讀幾遍的,書中的思想需要反復悟,反復實踐)
6強力研讀法的核心技術是:做讀書筆記。
第二部分:怎樣做讀書筆記。
1筆記最好要寫到可以取代原書的程度。用自己的理解和感悟做筆記,用不同的觀點去反駁作者,盡量不要概括文章中心思想和段落大意。
2強力研讀要求讀書筆記必須包括四方面的內容:
第一,清晰表現每一章的邏輯脈絡。
第二,帶走書中所有的亮點。
第三,大量發揮自己的,看法和心得。
第四,發現這本書和以前讀過的其他書或文章的聯系。只有做到全部四點,你才能把一本書的效用發揮到最大。
3讀書筆記首先要清晰表現每一章的邏輯脈絡,它滴作用就是拋開故事,記住文章,讓一本書從厚變薄,從具體的山川景色變成抽象的地圖。不要抄作者的話,用自己的語言把這個脈絡寫出來,就好像畫地圖一樣。
4邏輯脈絡之外,如果發現真正好的故事,就把這個故事也給寫下來,甚至具體到細節。但是在分析文章脈絡的時候要忽略故事,分析完脈絡再帶走故事。
用心發現自己身邊的好故事。
5高水平讀書人看完的書上寫滿了批注。你可以寫下自己對這件事的理解,對作者的質疑或肯定。更高級的批注則是寫下自己因為看到這段文字而產生的靈感。也許你突然想到這解決了你之前一直關注的問題——盡管這個問題看似與此書無關。也許你想到的是對書中思想的一個新的應用,也許你想到你可以把作者的理論往前推一步,這些想法未必都真的有用,但是都非常寶貴。因為如果你不馬上記下來,他們很快就會忘記,多年以后翻閱筆記的時候,你會覺得自己的心得靈感比原書更有價值。
6讀書筆記是一種非常個性化的寫作,是個人知識的延伸,它不是書評,不為了公開發表,你可以完全專注于意思,而不必關心文筆。筆記是對一本好書最大的敬意。
第三,如何管理信息
1萬維鋼老師常用的是evernote(印象筆記)。作為一個外部系統,它用來專門存儲個人化的信息。
印象筆記的功能有三個,采集,合作和創造。
2首先說采集。看到任何可能有價值的信息都可以保存的印象筆記里。印象筆記有自己的服務器,所有內容都保存在本地和云端,可以跨平臺保存和提取。
3合作。印象筆記能直接把文章生成html文檔,發給任何人,他在任何平臺用瀏覽器直接就可以打開。
4印象筆記的另一個高級功能,創造。比如,你可以在一條筆記中插入另一條筆記的鏈接,不成熟的想法先放著,慢慢積累,什么時候素材夠了,自己想明白了,什么時候動手,這是借助一個外部工具,把想法壯大起來,這個功能簡單卻是意義重大,你可以用它來思考創造。
(用添加鏈接或者附件的方式,將一個主題的內容放在一個文檔里,什么時候想通了再利用這些素材來創造新內容)
第四部分,怎樣做思維導圖
1思維導圖,不是一個整理和記憶的工具,他是一個思考的工具。他本質上是思維的草稿圖。
2人每時每刻最多只能想四個東西,那我們可以利用思維導圖,給大腦擴容。如果這件事需要同時考慮八個東西,那么就用思維導圖把這八個東西寫下來,擺在你面前幫助思考。
3更高級的用法是用思維導圖做決策和判斷,如同開會一樣,第一階段是暢所欲言,誰有什么想法都提出來寫出來。第二階段是評估這個想法,發現不同想法之間的聯系,把他們用線連接起來。第三階段是形成決議,把討論中淘汰掉的想法都劃掉,剩下的分出主次和執行順序,然后整理一下就可以照著做了。(這也是訓練選擇能力的一種方法)
4這三個階段,其實就是從發散思維,到最后集中的集中思維的過程,先發揚民主,最后形成集中。這個思維過程,這種決策方式,才叫思維導圖——為了引導思維而畫張圖。
5一張實用主義的思維導圖必定是非常潦草雜亂的,上面畫滿了各種連線,重點符號,劃掉符號——就好像演算紙一樣。思維導圖是給自己用的。
以上是萬維鋼老師分享的讀書方法,我重新理解并整理了一遍,希望對你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