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有個詞叫家長里短,說的就是那些成家之后的事。
也許你并不知道,婚后生活的每一天,和文藝生活有天壤之別。“我們很少看電影了。”——這是實話,還有可能是看書、聽音樂、去小劇場、旅游,都和你的生活沒太多關系了。衣柜的某個角落,躺著滿是塵埃的登山包和運動鞋,還有麗江披肩。這些文藝生活的史前遺物,再也沒有用武之地。
有個男士感嘆“簡直沒有多余的時間”。
另一位女士則表達了不同的看法:“不當家不知柴米油鹽貴啊。兩個人生活,一個月下來,銀子就白花花地溜走了。這是什么時代???錢那么不經花?!?/p>
婚后生活打敗了文藝生活。當你看到一個精力旺盛的青年,衣著別具一格時,你能夠一眼看出他是哪一類的文藝青年。留長發(fā)的是藝術家,穿拖鞋的是寫詩歌的,背個大包的是旅行者。
但是,當你在擁擠的地鐵里,辨認那些穿著職業(yè)裝或是休閑裝,臉色疲倦無力的人,你就很難分辨他們屬于哪一類人了。
——讓我告訴你吧
他們是已婚人士。
為什么已婚人士就不能做文藝青年了?
因為
婚后現(xiàn)實不允許你有那么多時間
婚后生活占據(jù)你的時間。你推掉了很多的約會,說“我更喜歡宅在家里”。維持每周一場電影,每月一本書,每年兩次旅行的生活,意味著要推掉N多工作和社交的請求,還需要極力維護屬于自己一個家(特別是做了父母)的時間。
因為
婚后生活需要財力支持
文藝青年可以清貧,但是婚后青年卻不行。文藝青年可以清貧地在世界各地跑來跑去,因為他們用最昂貴的貨幣——青春和時間來支付自己的生活?;楹笄嗄暌菦]有相應的財富積累,那就成不了“文藝中年”和“文藝老年”。至于給小情人做紅燒肉,就只有做夢的份了。你的財力,不得不傾注在家庭上。
因為
年紀大了,High點不斷升高
成熟就是High點升高,笑點降低的過程。High點讓你對一切無動于衷,專心做事;笑點讓你能夠陪老婆看電視劇時,或者在領導講笑話時能夠笑得死去活來而臉不害臊。
這就是自我體制化的開始。文藝青年到了一個階段,終于知道老婆比愛情重要,也會醒悟,人生僅有閃閃發(fā)光是不夠的,空調房還是比熱乎乎的野外舒服,馬桶比蹲坑舒服。按揭、保險、日程表、PPT,這才是靠譜的生活。
于是,慢慢地真正的幸福悄然降臨。世界繼續(xù)掄起他的臂膀,刮去一大堆的文藝青年,你拿著電視遙控器,耐心地看完廣告,就像隱退的武林高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