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觀設計手繪表現圖往往實在已完成的鋼筆線稿上敷色而成。鋼筆線稿的好壞,直接影響到景觀設計手繪表現圖的效果。如果馬克筆作為表現工具,鋼筆便可作為良好的輔助工具,以彌補其在物體邊緣的控制限定和界面的清晰刻畫方面的不足。……因此,在繪制設計表現圖之前,必須要先掌握好鋼筆的線描畫法。”
如下圖兩張照片,一張為鋼筆稿,一張則為馬克筆上色成稿。
“鋼筆底稿在景觀設計手繪表現圖中有明確的分工,它應使畫面具有嚴謹的形體結構和準確的透視,而在明暗層次的刻畫上無需細致入微,面面俱到,將主要的畫面關系表現清楚即可。這樣就能為后續的著色和塑造提供足夠的空間。”
下面則是本人自己按照經驗制作而成的教程(其實也就是幾張圖片而已……)
首先打好鉛筆稿,由于自己經常進行練習,大概的都能知道自己所畫的東西和位置,為此鉛筆稿就比較迅速的完成了,
首先確定這個鉛筆稿的最高處和最低處,左右和紙的間距在畫小型景觀我也都會進行確定,怎么確定呢,上面最高處,用鉛筆劃一個橫線,然后左右下都是這樣,以一條線確立,不要以為畫畫我可以不確立,這會影響到你的總體美觀,且在畫畫的時候更容易使一幅畫不會比例不均勻,不會走形,這和畫人體的時候要注意比例一樣重要!!
小圓圈則為草叢,大圓圈則為樹木,枝干部分我自己都沒有畫,心里明白這顆樹有枝干就好啦,自己石頭畫的比較詳細,是因為怕自己畫錯大小,導致畫面不美觀,為此每次繪畫鋼筆稿我基本上石頭都是挺細畫的。至于,我的畫下面的的那根線,其實是一個分割線,一張紙可以畫兩張圖,下面是我留著下一次畫的,并不是確定最低點的那根線。
接下來就是開始進行鋼筆的繪制啦,依著鉛筆稿的樣子進行繪畫,先進行景色最前方的各種大小草叢和石頭進行繪制,草叢有時候就是隨性一點好,太過死板僵硬往往達不到預期的效果。
注意到我在草叢里畫了一些空心的圓點以及一些短的有弧度的線了嗎,可不要小看這些,它們都一點點的增加了草叢的生動性。圓和線其實是草叢中的空隙和線條,它們不能多不能少,多了太刻意,少了不生動,適當就好,適當就好。
至于石頭,也是隨性一點,石頭的樣子可多了,你干嘛要那么死板呢。當然我現在是進行臨摹,需要按照原來別人畫的樣子進行繪畫。但適當的修改,干嘛要刻意的追求“原汁原味”呢,偶爾創新一下也未嘗不可嘛。
步驟有一點快,不要介意啊,其實古建筑我也不怎么能行,但是什么事都是熟能生巧的嘛,我之所以畫了邊上的那些樹,其實,它們是處于這個圖片的中間部分,且這一部分也遮蓋了一些圖片的后半部分,即前面所說的古建筑物,建筑物的底下的磚塊被一些小草叢若隱若現的遮蓋了部分,你不能先畫建筑物總得先畫小草叢吧~然后再一點一點朝著左邊畫,最后開始畫建筑物,我原來草稿上都是用了些尺子來精確一點,之后用鋼筆如果還要用尺子的話,那還是不是手繪啦!!那種很長的線不用尺子,要一點一點畫,要有耐心,畫歪一點也沒事,比如說我畫的這個,使勁改了一下,整體還是棒棒噠~然后就是上圖的模樣啦~
然后就開始畫最后面的東西,那個黑乎乎的估計是一種松科植物吧,然后畫后面的墻吧?(自己也不懂……)然后就是上圖啦~
最后加細節的刻畫,陰影,如果一張畫整體都是灰色調就不會很好看,黑白灰結合,才能更有感覺,更美~
一張鋼筆臨摹手繪稿就完成啦~
首文兩段都是摘自《景觀設計手繪教學與實踐》編著:夏可梁 徐卓恒
我所臨摹的鋼筆稿也是出自此本書
最后謝謝大家觀看,這篇文章是結合本人的經驗所談,有些不對的或是建議希望大家能夠指出,thank you~
PS:pcx是本人名字縮寫,沒有什么其他的意義,轉載的請簡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