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寫美食的人,是美食家。
一個寫旅游攻略的人,是旅行家。
一個寫教育感想的人,是教育家。
一個寫育兒文字的,是育兒家。
可是,如果在寫美食的同時,順便也寫美食與幸福感,與做人,與文化的關系,他成了作家。
同理,如果在寫旅游攻略的間隙,加上作者對旅行與生活意義的探討,他也成了作家。
這樣說來,純粹寫物,不足以構成作家。一個作家得寫人生,寫內(nèi)心,寫生活的意義,寫幸福,寫一切關于人類普遍與終極價值的東西。
周國平說,靈魂只能孤獨前行。賈平凹說,帶上靈魂獨自遠行。季羨林說,他在德國度過了孤獨的十年。
瞧,人類的境遇大抵是相似的。書寫人類的共同境遇,并最大程度地激發(fā)共鳴,于是成就了作家,文豪,文壇巨擘。
一個少年,在青春期萌發(fā)了自我意識,開始用日記寫下青春期的彷徨與迷惑,這是廣義的作品。
寫物,是為了滿足現(xiàn)實層面的需求,寫心,是為了超現(xiàn)實層面的需求。
有些人,旅行攻略就能滿足他了。有些人,卻需要旅行感悟才能滿足。
后者不需要身體在路上。只要心在路上,哪里都是風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