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未應6歲小女兒要求,去游樂園玩,早晨她興高彩烈的去,到那里由于太早了,門還沒有開。于是就在那里等了,九點才開門。她在里面玩著,看著她鉆進蝸牛車,兩腳Y著地一步步走著,臉朝我開心的笑著,我回她一個調皮的笑臉。一會兒又去走吊橋,搖晃扭動著幼小的身體,臉上寫滿著幸福快樂。一會兒又去滑滑梯,從梯上緩緩滑下又撲入五彩六色的球池。
高高興興的玩了一上午,還未盡興,下午還繼續去,我就坐在外面看手機。她自己去玩玩蹦蹦床。突然她緊張的跑出來跟我說,爸爸,我把那個小妹妹的腳踩一下了,她媽媽叫你進去一下。是我先在蹦床,她自己闖進來,被我踩了。她反復強調,“是我先在蹦,她自己撞到我的”。我進去看一下,那小朋友的媽媽把小朋友褲子拉下指著大腿的一處說,這里被你孩子踩了一下,這里紅腫了,哭了。我看一下并沒有紅腫。我說,小朋友還疼嗎,沒事吧?沒事就好。她媽說,剛才在哭。我說,小孩子在這里面玩,磕磕碰碰都會有的,沒事就好。心想,我當時不在場,而你自己在場也不看好自己的孩子。明知別的小朋友在蹦,你也不阻止自己孩子沖進去。
想起有時在游樂場所,有的因孩子們磕碰,引起雙方父母的爭吵的場面。我不想引起這種麻煩,畢竟是自己孩子踩了別人。就轉向自己女兒帶著批評的囗氣說,你玩的時候要小心一點,不要撞到別人,也不要被別人撞了。孩子說,是我玩的時候,她自己撞到我腳下的。我說沒事了,繼續玩吧。
那位小朋友的媽媽也沒說什么了。然而女兒已無興趣玩了。我鼓勵她繼續玩吧,隨后我又出來繼續看手機。過一會她又出來對我說,爸爸那個小妹妹被我踩了一下,就把這個氣球送給那個小妹妹吧。我手上抓的氣球是早上在超市里,一家奶粉公司做促銷活動時送的,并扎成了蜻蜓的形象,她很喜歡。
此時她主動要把這個氣球送給小妹,是表歉意吧。我說,不要,你不想要,就留給我玩吧!不要送給別人。我心想,這件小事,并不是自己的錯。送氣球就反而表示自己道歉認錯了或許又引起麻煩。
她說,那我們回去吧,我不想玩了。看她不高興的樣子,我就陪她進去玩,我不知道當時踩了那個小女孩腳時我不在場,她媽對我小女兒說過什么,為何這個下午情緒都不好了。我問她,她說,那個小女孩媽媽沒說什么。這時我們在滑滑梯玩時,又碰見了那個小女孩,這時我女兒就把氣球送給那個小女孩,她卻不要。
我們又去玩了一會兒其它的,一邊玩一邊催我回去吧,并說下次我們不要再來這里玩了。于是我就帶著她回家了。本是非常喜歡去這個游樂園玩的,經過了這點小事,讓她變的不想再去這個地方玩了。
這件小事總結,女兒天性善良,覺的自己傷害到別人哪怕是一丁點小事,都感到歉疚。要道歉,既便不是她的錯。而我的世故心態,正與其相反。做不到坦率真誠,既便情感上不樂意,那顆要面子的心還是不愿認錯。
教訓啟發,下次帶孩子去玩一定要陪她一起玩,看護好她,讓她玩的高興。安全無小事,絕不可輕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