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到老學到老,一種狀態,一種情懷。因為學習成就快樂,因為學習點燃希望,因為學習你不孤單。
成功的唯一方法是承認現實,超越現實,鼓起勇氣并善用之!只有當我們工作超越熟練階段而成為自身的一種表達的時候,學習才成為一門真正的藝術。
小時候有人說,他是學霸,滿是羨慕的神情,現在的我們又如何成為學霸呢?
早讀的書是《學習之道》這本書。作者講述自己在國際象棋和太極推手贏得世界冠軍。個人很少聽說世界上有人可以在兩個截然不同的領域里達到世界的巔峰,而他卻做到了。這本書想告訴我們,在表面的成績與天分的背后,隱藏著許多學習的藝術,隱藏著許多可以適用于各個領域的重要因素。如果在見、修、行上可以采用正確的方式,那天才對我們普通人來說也不是遙不可及的!
1、劃小圈:所謂劃小圈,是指你把一個普通的精簡動作練習,把復雜動作分解,然后一個個練習,成為身體的一部分。偉大的武術家不是神秘主義者,而是極度專注的藝術家。你之所以比別人厲害并不是因為有著那些華而不實的大招,而是因為你的直拳比別人更快,你的踢腿比別人更有力。當你把每一個簡單的動作做到最好,那你在技能上就可以壓倒各種對手。之前這樣的理論在一個演講里聽過,說的就是這個意思,為什么人家會成為大師,只因極度專注。
2、軟區域:我們在遭遇重大事件的時候,總會在不知不覺之中使得自己進入一種僵硬的狀態,在這種狀態下我們并不能表現出自己的真正水準。我們在重要時刻會遭遇各種不喜歡的情況,比如周圍噪音、對方干擾等等,我們能做的并不是想辦法逃離這些東西,更不是暴跳如雷,我們要試著去適應這樣的環境,讓自己的思維跟著周圍或心里的節奏走下去,讓自己保持那種柔軟的狀態,然后才可以真正發揮出自己的最佳狀態。
3、漩渦效應:在體育比賽當中我們經常會發現一個現象,原本勢均力敵雙方中的一方在犯了一個錯誤之后往往連續失分,最后徹底潰敗。大部分時候雙方對峙的差距其實只是一線之隔,當情況變化之后我們可能喪失了優勢,而我們的內心往往并不能很好地接受這個變化。這個時候心理的微妙變化往往會使得我們的表現大失水準。我們往往不能理性地面對沉默資本,我們應該盡可能地去冷靜,去深呼吸,去接受這個變化。
4、整理理論、漸進理論:其實這是我們討論的最歡樂的一部分。究竟是不是有天才?所謂的天才究竟是天生為主還是后天為主?究竟該堅持結果主義還是過程主義?我個人覺得整體理論只是作為一個反例出現在書中,那種自以為是的狀態,自以為自己高過別人的心理是沒辦法持續突破自己的。只有坦然地接納自己的強項和弱項,在每次比賽之后總結得失,才是真正可以內化的修煉。更重要的是,這是我們個人與企業突破天花板的唯一方式。當你敢于犯錯,樂于失敗的時候,才會是你成長最大的時候。真正值得在乎的是成長,是不是真的可以成為一個領域的天才那肯定是后話了。
用書里的最后一段作為結尾:我們永遠無法預測結局,無論重要的比賽、冒險還是愛情。我們唯一可以肯定的只有出乎意料。不管做了多么完全的準備,在生活的場景中,我們總會處于陌生的境地。我們也許會無法冷靜,失去理智,感覺似乎整個世界都針對我們。在這個時候,我們所要做的要付出加倍的努力,要變現的比預想的更好。關鍵在于準備好隨機應變,準備好在所能想象的高壓下發揮創造力!真正的掌握需要自己發現能夠引起共鳴的嬉戲,并將其融合進來,直至成為一體,這樣我們才能隨心所欲地駕馭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