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農歷七月二十三,是我母親五十三歲的生日。而我忘記了。
1、
其實,昨天上午我是記得的,我心里在想著晚上打電話回家。然而到了晚上,我掙扎在剛剛接觸的統計學上,看不懂,做不了,于是用QQ電話求助了理科朋友。也是在這期間,母親打了一個電話給我,我想的是講完題就給她回電話,所以我掛了。
不出10分鐘,母親的電話又進來了,我猜肯定有事,不然母親是不會在第一次掛了電話后再打來的。所以我接了。
“媽,這么晚還沒休息嗎?”
“還沒,躺在床上的。”她的聲音聽起來有點低沉,也有點睡意朦朧。
“怎么還不睡呢?挺晚的了。”
“睡不著,你還不是沒睡。”
“我在做作業,你今天在忙些什么呢?”
“今天在掰玉米。”
“哦哦,玉米弄完了吧!”
……
“你真的忘記了嗎?”感覺隱隱有點期待,又有點哀傷。
我愣了好幾秒,突然醒悟,我懊惱的錘了自己腦袋幾下,這么重要的事我怎么就忘了呢!
接下來的幾分鐘里,我試圖解釋,我不是有心忘記的,母親嘴上說著沒事,但有好幾秒她沒說話,我知道電話那邊的她肯定哭了,我聽到了哽咽的聲音。
這通電話,持續了20分鐘。她說其實她自己都忘記了,是晚上父親打電話給她,問她晚上吃的什么好吃的,問她我有沒有給她打電話,她才想起的。父親的電話壞了用的哥哥的電話打的,但哥哥也忘記了母親的生日,所以母親也沒收到他的“生日快樂”。
“現在你媽沒上班了,賺不到錢了。”
她剛說完這句話,我的眼淚就出來了。我知道她不是單單因為少了我的“生日快樂”而傷心,而是害怕自己不能掙錢了而被遺忘。
2、
我的母親是一個地地道道的農村婦女,前幾十年過的艱難普通。在53歲之前曾在外地打工十年,后來因為各種原因不得不回到老家,在老家沒有像在外地那么自由,在家里得辦農田,照顧老人,而且沒有固定的經濟收入。這也是她心上長期的一塊愁。
她覺得自己沒掙錢了,沒能為家里分擔,沒能幫著支付我上學的生活費了,就特別犯愁。
她晚上比較容易失眠,通常睡到半夜就醒了,就一直睡不著直到凌晨。昨晚上打電話的時候已經接近23點的了,所以我叫她快點去休息,不然半夜又睡不著了。她說不,像個小孩子一樣對我撒嬌。她說她想看我寫的東西了,能不能等會發個短信給她,她想看看。
我說好,我等下就發給她,叫她明早上起床看,她還是說不,說她會等我。所以掛完電話后,我馬上寫好發給了她,其實沒有什么特別的內容,就是一些母女倆之間的日常。
但我知道,在她聽到短信鈴聲的那一刻起,她會把短信翻看好幾遍。
3、
從我小學開始,我就記得母親的生日,這么多年過去了,今年是我第一次忘記她的生日,也是她主動對我提起的一個生日。一句“內疚、自責”沒法概括我現在的心情,也讓我暫時無法原諒自己。
其實母親不是較真這句“生日快樂”有多么重要,而是覺得兒女的那份心意重要,那種被關心、被關注正是他們這個年齡所需要的。
從我上大學后,我就覺得母親對我和哥哥特別依賴,像小時候我和哥哥依賴她一樣。帶著點小孩子的脾氣,希望被關心,希望被照顧,特別怕我們離家遠,留她和父親孤孤單單。
陪伴、關心,很簡單的事情,卻最容易被忽視。他們老了,步子遲緩,最害怕被我們遺忘在身后。他們希望能跟著我們,就像小時候我們賴在他們身后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