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林清玄的散文《人間有味是清歡》,有感。
每個人行走于天地,都是孤獨的行者。沒有人能夠和你真正合二為一,擁有共同的行為,共同的思想。大多數人看不清,不了解自己,怎么還能夠期望別人比你更了解你自己。既然不可能,孤獨是很正常的事。
那要怎樣看待孤獨呢?孤獨與孤單,在我看來,雖然差了一個字,含義卻極大不同。獨與單,我看到了獨處與寂寞。
前幾年剛畢業,只身一人來到陌生城市蘇州。有朋友問我,一個人生活,孤單寂寞嗎?我說沒有,我有大把的時間為我所用,我會自娛自樂。自己出去玩,看書都是我的業余活動,一切挺好。
現在的我仍然是這個態度,只不過更加從容。幾年的歷練,心更加安靜,孤單的字眼更加不會出現。甚至昨天生病的時候,我都沒有覺得自己可憐寂寞。我突然發現,我的心態變了。獨行已是常態,獨處是自己了解自己的很好的方式。
賈平凹說,獨行是一場心靈的隱居,真正的灑脫來自于內心的安寧。
我可能還沒有做到心靈的隱居,但至少內心平靜。
每天晚上,望向窗外的高架兩旁的霓虹燈光隨著橋的方向逝去。一杯茶,開始領略書寫者的共鳴與思想碰撞。
今天讀了林清玄的散文,可以從中感受到孤獨者的禪意。
他說選擇寫作是件辛苦的事情,剛開始都是在孤燈下完成。但卻又是幸福的事情,不斷地尋找思想的更高境界,不斷地寫出更好的文章分享。雖然獨行,但卻有意義。
我將來依然獨行著,寫著,繼續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