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你是不是也有些時候,覺得有些朋友已漸行漸遠,關系變淡了許多。
那個人,或許曾陪你在無數個無眠的日夜里促膝長談,在某個深夜里的街頭里浪蕩,又或者陪你失戀時痛苦擁抱給你安慰。她曾參與了你最青澀懵懂無知的成長歲月,給了誰也無法替代的溫暖。你曾以為你們會好一輩子。
但后來,因為小升初,初升高,后又在不同的城市念書。你對她所在的城步不熟悉,對她身邊出現的人不了解,對她如今的生活更是一無所知。我們開始各自在人海里漂泊,互相的交集,可能僅此于微博和朋友圈的互動,或者你愿意多說幾句的寒暄。
”很久很久之后,陪在闌珊身邊的已經是另外一個與我們的青春毫不相干的男孩子了“,這是初中時我買的第一本小說里的一句話,記到現在,因為它的悲涼,也因為,我知道無論我們如何抗拒,這句話會在我的身上應驗,也會你的身上應驗。
你開始感覺到有什么東西不一樣了,但你說不出來。也不是話不投機了,而是很多話,不知從何說起了。后來,你總結為一句,感覺不一樣了。
我們很多人都把這樣的漸行漸遠歸結為一種虛無縹緲的東西——感覺。感覺沒有任何評判標準,也不分是非曲直,估計可以列數為最不靠譜的東西之一了。
這樣籠統的總結,還有一個原因就是在逃避。你不敢不想也不去正視橫亙在你們中間的時間和空間帶來的距離,你也不知道應該怎么辦。
2
我曾經也很害怕會失去那些曾經對我很重要很重要的朋友。我記得升高中的時候,最好的朋友去了別的縣城。念書的時候分隔兩地,放假了也如此。我們只能以書信訴衷腸,還有每次寒暑假一次的見面。有一次我在信中寫出了我的擔憂,我問她,我們會不會也漸行漸遠。
但哪里會有答案呢,其實我們都知道,這種擔憂一點用也沒有。時間和空間的距離,是我們無法逃避的現實問題。
有一次,有個朋友,簡稱A,因為一些事情不開心給我打電話。沒過多久她又來找我,我以為她是還沒有過去上次那道坎。但這次是因為一個朋友,她把自己的事情講給一位朋友聽,這里簡稱B,B沒有聽完前因后果,沒有能夠懂得她在表達一件事情時候的心境,就把自己的那一套價值觀念強加于人,告訴她不應該這樣不應該那樣,不值得之類的話。
她說,聽完就已經沒有說下去的欲望了。很多事不想說,是我的前因后果,你都不知道,橫空插出一腳,你也只會斷章取義,造成你不懂我的隔閡。
有時候人與人之間的相處就是這樣,表達出來的人,和接收信息的人,交流沒有到達一定的程度,也就沒有辦法達成一種默契,這個時候替她做出來的任何評判和抉擇都是沒有用的。世界上的確不存在感同身受,但是如果試著去理解,也許會好一點。
3
要理解一個人并不難,難的是有沒有那份心。王家衛導演的《重慶森林》里有句臺詞我很喜歡,”其實了解一個人并不代表什么,人是會變的,今天他喜歡鳳梨,明天他也可以喜歡別的“。
時間一天天過去,唯一不變的就是變化本身,彼此不在身邊的日子里,我們也要生活,也要經歷成長。如果一個朋友一直停留在原地,說明她沒有成長,這就是一件壞事,真正的朋友啊,這個時候你就該為自己的朋友難過,而不是因為她一直在原地等你而感到開心了。
時間空間的距離和不理解,都是一段關系漸行漸遠的原因。但是面對距離,我們不必這么悲觀,也不要把所有的問題都歸結到感覺上就完事了。平日里我們各忙各的,但是不必抗拒也不要錯過每一次的互動和交流機會,在互動中把現在的你的狀態告訴她,也試著去了解她現在所處的環境,交流彼此對世界的看法,對事物的認知。把這當作你重新認識她的入口,也給她一個重新認識你的機會~
時間和空間的距離我們無法改變,但是心與心的距離是可以通過交流和互動拉近的。
曾經的你們有那么多的共同話題,你難道就不敢相信,雖然人生的軌跡大不相同了,但其實你們的方向是一致的嗎?
同步微信公眾號:栽種有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