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似乎每一個人都要討論“原生家庭”,一度到了任何緣由都歸結于“原生家庭”的程度。
談戀愛的時候不相信伴侶,說是原生家庭造成的;沒有自信,說是原生家庭造成的;甚至性格如此也是原生家庭造成的。難道原生家庭就決定一切嗎?
那還有什么人生可言?“你建立的家庭,比你出身的家庭更重要”----D.H.勞倫斯
《熱鍋上的家庭》是熱銷全美20念,累計售出100萬冊的家庭問題急救手冊。作者是奧古斯都.納皮爾.卡爾.惠特克著。不像心理學理論書一樣晦澀難懂,這本書全書都是從一個家庭的實操中夾帶理論。
讓你像看故事一樣,就了解或者學會了一些解決方案。我想這更像一本通俗讀物,任何年齡任何時候都適合閱讀。對于事物真相永遠是不怕遲到的。
面對原生家庭我試圖從另外一個角度來分析。這也是另外一個熱門的話題叫做 “情緒管理”,如果你學會情緒管理,更多事情就可以避免變成壞事情。你是不是曾這么聽說過?
我認為都過于一概而論。所有人在遇到問題的時候,總是希望找一個參考物,來證明自己說的話是對的,是有依據的。但是我想說,情緒是人性的一部分,不用過度去抗衡也不同過度去修正。
書中有這么一個片段,叫做“三角關系拯救婚姻”。這其實是家庭治療師一個方式,他在告訴這個家庭的父母,為什么他們爭論的時候要帶上某一個孩子,話語為何都在說是為了這個孩子然后自己才會忍受什么?
我相信大部分人都會有”如果不是生了你,我早就xxxxxx”,這句話有時候和“你是從垃圾堆里撿出來”有著異曲同工之妙。很神奇是不是,父母似乎總是若有若無的開著你不重要或者是你過于重要。孩子其實是不懂的,不懂父母為什么要一個垃圾堆的孩子,也不懂為什么要為了自己承受痛苦和壓力。
這不是我們的鍋。我們只是他們爭吵口中的借口。國外的家庭咨詢師總是在做家庭關系治療的時候,會帶上家庭中所有的成員。因為看似正常的關系,往往都隱藏著爆發的危機。
我很喜歡書中的“重新發展新的語言多權力系統”,這是為了避免爭吵而提出來的。但是有意思的是,家庭治療師們都建議多吵,適時將怒氣發泄出來,把小小的意見不合迅速表達出來,才可以避免因怒氣擠壓太久而危險。
家庭中的每一份子都應該學習談論自己的感受,而不是偏激地攻擊別人。例如:你只會偷懶。改為我在廚房太累了,你可以幫我嗎?這聽起來很簡單是嗎?實際上很難,改掉老毛病是很難的。
但是踏出這一步,并遵循新的規則,才是現在應該做的事情。
《熱鍋上的家庭》向我們展示的其實不僅僅是一個家庭的治愈過程。更多的是在告訴我們如何自愈。如何在未來建立自己的家庭時不要重蹈覆轍。我想這是這本書的價值所在。
原生家庭只是一個名詞,不應該成為我們的一個陰影和阻礙我們前進、阻礙我們幸福的路障。祝福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