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濕性關節炎,被世界衛生組織定義為第一致殘疾病,現在醫學也稱為無菌性炎癥,對于這個疾病,現在醫院的機器檢測不出來,也沒有什么有效的對治方法。
其實這個病是由于營衛之氣虛弱,風寒入侵所致,當人體營衛之氣虛弱時,對外邪風寒的抵抗力比較低,風寒很容易入侵人體,剛開始風寒只是在表皮肌膚,慢慢就滲入血脈,積聚在經絡中,當寒達到一定程度就會生濕,風寒濕凝聚在關節部位,造成氣血流動不暢,關節活動受阻疼痛,這就是風濕性關節炎,到后期風濕性進入骨頭內,關節出現變形了,就成為類風濕性關節炎,這個時候病人非常痛苦,我們叫他淚風濕,因為痛的流淚,嚴重的連褲子都提不起來。
關節變形并不是一天發生的,人們開始關節疼痛的時候,一般都是吃點止痛片,還有很多人去拔風,認為把風拔掉,不痛就沒事了,但是在做著三分治的時候都不知道要去七分養,雖然當時把風邪拔去,卻沒有及時把正氣補上,留下更大的空間,讓風寒占據了,慢慢就變成了風濕性關節炎,在繼續治不去養,風邪地盤越來越大,一直進入骨頭里,這個病難治的原因,是因為它積聚了風寒,濕三種病邪力量,在調理時必須逐一往外排,其中的濕?又是最為粘稠難除的。
在調理排濕的過程當中,往往會出現拉肚子,特別是多年的風濕,每天拉十多次都是很正常的。這種調理過程中的排泄,不同于平時的拉肚子,沒有太大的腹痛感覺,而且不會影響人的精神狀態。拉肚子拉出來的都是多年積聚在體內的濕寒,這種調理中的排泄是用什么藥物都止不住的,除非你放棄調理,讓它留在里面,只要停止調理就不會拉,因為人體正氣補上來了,它自動會往外驅趕病邪,你應該讓這些濕寒全部排出來,而不是讓他繼續留在體內。
這個病在調理時,還會因為營衛之氣補上來了,反復沖擊血脈中的淤阻,使病灶加倍疼痛,通開一點后,疼痛會暫時停一段時間。等氣血再補上來,它又會繼續和風寒濕邪抗爭,吃什么止痛藥也沒有用,特別是在正氣快要沖開淤塞,接近暢通的前幾天,病人會感到劇烈的疼痛,甚至眩暈,經常有一些病人忍不住在這個關頭放棄了,非常可惜?到了類風濕的時候,因為關節變形,動一下都很痛,很多病人就會減少活動量,這樣反而造成氣血運行更慢,風寒也變得越來越強大,這個病不能光靠內調,病人還必須配合做適量的活動來增加氣血運行,而且要多曬太陽,借助大自然的陽氣來化解體內的陰寒,同時改變生活作息習慣,不能熬夜,只有內外兼顧,才能達到調理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