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一陣子學生街新開了一家賣武漢鹵肉卷的小攤,我在學生街一般只會去買燃面,所以就一直沒有光顧過他家。不過他家的位置很好,就在離我宿舍很近的一個入口出第一家,所以每次回宿舍的路上就能看到他家的小攤。來買的人不是很多,但也不斷流。一對50多歲的夫妻倆在經營。雖然從來沒吃過他家的鹵肉卷,不過每次路過都會看兩眼,多聞兩口。
丈夫在攤點左后方搟面,基本上不說話,只是搟完一張餅后,轉過身來把餅攤到鍋里。妻子負責烙餅,然后有人來買時把食材卷到餅里。粉白的餅進鍋后,沒幾分鐘就開始一點點膨脹起來,把兩面涂上金黃的油,抹上深褐色的醬,在等2,3分鐘,最后撒一點翠綠的蔥花,就可以出鍋了。餅的顏色很好看,黃得黃,綠的綠,還有細密的油泡在餅上一個一個炸裂,發出滋滋響聲。三四張餅摞起來,香味撲鼻而來。因為有很多油花,晚上我是拒絕這樣的食物的,中午又經常吃燃面、福鼎肉片,所以每次都想,等下次中午我一定嘗嘗。
前天正好上午三四節沒課,自習后去學生街買午飯,路過決定就吃他家的鹵肉卷。我去之前攤點有一個人正在點。我正在看菜單,那個阿姨(南方人沒有大娘這一稱呼?)就問我"小丫頭,你要吃什么啊?",阿姨說話聲音不大,但是很溫柔,說話也笑著看過來。沒有人叫我小丫頭,阿姨親昵的稱呼讓我心里驀然一暖。她可能是對每一個來攤點的女學生都稱呼為小丫頭,可是我卻沒被別人稱呼過小丫頭,腦海里浮現出一個梳著童花頭,穿著小棉襖的小孩子去大娘那里要餅吃的場景。好像我不是漂泊在外做事情經常獨自一人的21歲的大學生,而是可以隨便和大人撒嬌賣萌的小姑娘。
"我要肉加菜的卷。阿姨我先去買福鼎肉片,一會回來。錢已經付好了。"嗯,去吧小丫頭。"
買完肉片后回來,阿姨說,"小丫頭,給你打包好了,還熱乎著的,給。"我接過來,松軟的卷餅用袋子整齊套好,熱熱乎乎的。湊近袋口聞,鹵肉的咸香,黃瓜的清甜,腌菜的酸辣交織在一起,再配上白面和油煎熟的香氣,深深吸一大口氣,我快步走回了寢室。
回到寢室吃了餅,講真,其實味道有點淡,而且蓮藕的絲也拉扯得很長,不方便吃完。不過,就沖著阿姨喊我的一句''小丫頭",我覺得這個餅里面是家的感覺,阿姨給人的感覺像媽媽一樣。鹵肉卷榮升為學生街除了燃面外最讓我牽掛的東西。
果然,獨自在外的人啊,總是渴望溫暖,就算是來自于陌生人,不一定專屬,但是有自己的一份,心里也是開心的。